社甲筆記(性別、教育)


  • 主題:[筆記] 陳東升老師 - 社會學甲(性別、教育)
  • 緣起:出於對社會學感到好奇的心,於是台大陳東升老師的課程,一邊整理筆記、一邊上網搜集更多資訊

性別議題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

  • 人類學家 Mead 以《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一書,對西方社會中的「性別」議題投下炸彈,影響了整個世代的女權運動者。
  • 她對新幾內亞的 3 個相近部落進行男女行為與氣質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
  1. 男女個性皆十分溫和,在此社會觀念中,男女間並不存在天賦差異,因此男性不該對女性頤指氣使,女性也無需臣服於男性。此部落男女被期望具有柔性氣質,對於暴力衝突、領袖的鐵腕手段、個人的勇敢堅強,會被竭盡貶抑。
  2. 男女皆凶暴成性,忌妒心重,有吃人肉的嗜好。分工方面,男人把全部精力傾注在獵取人頭的活動和戲劇性的炫耀;女人從事園藝、煙草加工和捕魚活動。社會要求男女都必須具備爭強鬥勝的個性,任何溫柔的情感和舉止都被認為不適宜。
  3. 是父系社會,盛行一夫多妻制,但真正占統治地位的卻是女人。女人果斷作主,是實際的生產者;而男人則學習舞蹈、吹笛示愛以取悅女性換取糧食。此部落男孩一出生即無人理睬,導致長大後過度敏感,感情極易受傷,因此他們會突然對別人辱罵,表現出神經衰弱或歇斯底里的情形。
  • 結論:性別氣質是因為社會文化所造成,並沒有生物決定論;性別關係不應該視男性主導為理所當然。

女性迷思

  • 美國婦女無法去問我自己是誰,想要做自己,但卻無法說出除了丈夫、家庭、小孩以外,還有什麼所求。
  • 「他們最大的野心就是擁有五個孩子、一棟漂亮的房子,他們唯一需要奮鬥的就是找到一個老公,並且緊抓住他不放。他們希望由男人當家作主、並以身為女人為榮,職業是家庭主婦再好不過了。」

代理孕母議題

  • 母親沒有子宮、有卵子,借用其他女性子宮,這樣的話這位代理人無權利,真正法定的母親是有卵子的女性
  • 相反的,母親沒有卵子、有子宮,接受別人捐贈卵子來懷孕生子,這樣生下來的話,法定的母親是具有子宮的女性,捐卵者不能聲稱自己是母親…不同於剛剛情況所說的!
  • 為啥會這樣?這兩種情況相互衝突…顯然依照狀況不同、判斷標準不同(我沒有結論,哪樣才是對的…?)

基進(Radical)女性主義

  • 性別壓迫,是所有不平等的根源
  • 結構性的問題必須由它的根源、也就是性別著手解決。
  • 男性透過暴力與各種特權置女性於屈從的處境:性暴力、家庭暴力
  • 由剝削女性衍生出來的制度:賣淫、色情、代理孕母等等
  • 倡導性解放的觀點

  • 基進女性主義不太會強調「自由」,因為在父權的背景下,一個女人即使擁有各種自由(我們有給女性言論自由啊!只是他們的聲音被蓋住聽不到…)也不代表她沒有受到壓迫。

自由主義之女性主義

  • 關注「讓女人進到體制之中,並享有與男人平起平坐的自由」
  • 呂秀蓮的新女性主義:「先做人、再做女人!」
  • 例如: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托育等等是這一派傳統上的焦點。
  •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就特別強調「選擇」,並視之為一種自主。
  • 主張去性別化、性盲化,男女齊頭平等
  • 但這會有個問題:如果把女生的育嬰假類比成男生的病假,卻忽略女生的身體因素(差異式平等)仍然會有其事發生
  • 複習一下自由主義:起源於歐洲 18 C,主張每個人都有同等理性思考能力、應具有同樣被平等對待的權利。國家要保障個人自由、但不應該介入私領域。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女性獲得投票權。

  • 如果以遊戲來比喻的話:
    • 基進女性主義。質疑遊戲規則並非女人制定的,要求重新定規則
    •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提倡讓女人同等參與遊戲,男性玩家能用的技能、女性也都該有

佛洛伊德的心理動力論

  • 認為性別角色是透過孩子學習同性的父母而來
  • 「戀母情結」、「閹割恐懼」、「陽具羨慕」…etc。想法有些過時,但仍可以參考。

性別角色社會化(sex-role socialization)

  • 跟「心理制約機制」有關,也就是說,女生玩洋娃娃會被稱讚、男生則會被說娘。女生灌籃會被笑、男生則會被稱讚
  • 強調社會學習,透過獎賞、懲罰,還有觀察模仿來學習性別角色。
  • 過度社會化的危險:接受價值、不去抗爭這些不平等,是一種「去政治化」
  • 例如:男生會被鼓勵讀理科,女生會被貶低可能性(e.g., 女生本來理工腦就輸男生啊,不要去念啦)或者是女生會被鼓勵做文史藝術、這樣比較有氣質有內涵。

結構論

  • 結構論認為,只要結構相同,男女受到的待遇應該都相同。所以現在的性別不平等、其實是源自於男女在結構位置的不平等。
  • 例如:勞動市場結構的不平等。女性在職場容易遇到差別待遇、或是風險和歧視。雖然有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可是實際上還是效果不彰。
  • 例如:家庭結構也是不平等的。男性有好的職涯發展會被稱許,養家負責。但女性來說,職業與家庭是彼此衝突的兩個選擇,很難權衡,最後常常因為「家庭主婦」的形象是女性模範、而使得大部分人都屈就,像是當幼兒無人照顧時也常會要求女性犧牲事業。
  • 知名作品「公司男女」:台灣的職場男女身陷權力惡水與區隔藩籬,這本書透過實地的田野觀察,深入剖析企業組織的結構,如何影響職場中的性別關係與人際互動。
  • 結構論提出說「能夠有好老師帶」這種結構條件,本身就跟性別很有關。男性更有機會得到好老師指導。
  • 另一種結構條件例如:男生護理師、男生社工、男生的櫃姐…etc。在這種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常常男生的升遷會快很多,明明沒有緣由、但是男生就是容易竄出來當小 leader。
  • 比較:個人層次?結構層次?
    • 個人層次認為,價值決定了結果(最後的不平等關係,是因為個人造成)
    • 結構層次認為,結構決定了行為(最後的不平等關係,是因為結構造成,跟某個人的關係很小)

互動論

  • 性別是「做」出來的
  • 在互動時,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出現(標籤)、然後自己要回應這樣的看法(接受這標籤),再來表現出特定行為以符合那個標籤
  • 尤其是在「有上下權力地位差異」時,這些互動所「做」出的性別會很明顯。

  • e.g., 公司的女秘書(事業線、年輕貌美…),如果做不符合的特質行為,就會被批評

性別當成社會結構(gender as structure)

  • 性別就是一個最最根本的結構條件,就跟經濟、階級、文化之類的都一樣的根本、一樣底層
  • 唯有把性別當成結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小小的變因,才能多層次的分析之
  • 例如:一個結婚的女性主義者,雖然主張家事不一定要女生負擔,但是家事沒有做好、還是會受到親戚朋友的壓力制裁。因為他們沒有符合主流父權的期待。
  • 也就是說:就算有兩性平權的價值、或是有各種自由(言論思想自由 etc),但是在結構沒有改變的話,個人行為還是受到高度限制
  • 例如:男性越接近結婚的年紀(儘管他在大學時期學到再多的進步價值),他的性別態度仍會變得越趨傳統。為了符合「丈夫」這個主流社會期待的性別角色,態度不知不覺地改變

志願選擇應該受優待嗎?

  • 相同待遇論:以形式公平的角度,志願選擇的作為(懷孕)不應該有不同待遇,因為這是歧視對待那些自由選擇(i.e., 現階段不打算懷孕)的女性
  • 差異論:認為懷孕給予特殊待遇是合理的,因為該拿來比的不是那些自由選擇的女性,而是這種差異本來就是為了讓女性能和男性公平競爭。所以差異可以使得平等。
  • 相同待遇論認為,標準要男性和女性一致。
  • 差異論認為,標準本來就不該一致。判斷基準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這樣做出來的制度也是有問題的!

女強人困境

  • Ann Hopkins 是個厲害的女會計師,但是他申請當合夥人被拒絕。
  • 後來他提出性別歧視訴訟,但律師指出他是因為個性強硬、難相處(儘管他業績很好),並不是因為是女性。
  • 兩難:他以男人的行為模式獲得業績高標準(男人的標準),但是要升格的時候又被嫌棄不好相處,而其實這個不好相處是跟其他「溫順的女生」比起來不好相處,可是如果這個個性是在男生身上根本不會怎樣,還會被稱為有野心。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功能

  • 社會化:讓小朋友順利進入社會
  • 社會控制:威權國家為了鞏固政權,政黨透過教官之類的做法、介入校園課程
  • 為資本家提供勞工:Bowles and Gintis 提出的現代資本主義觀點,認為學校就是灌輸權威、以使得進入職場後能方便資本家對勞工的控制
  • 促進社會流動:如果做不好,就會造成階級複製、無法向上流動

功能論看教育

  • 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而且透過個人努力後,得到非常適切的工作位置
  • 社會很安穩、大家都有自己的崗位、扮演好螺絲釘,不用特別去改變

衝突論看教育

  • 教育制度是優勢階級控制的,他們決定課本要教啥,還有要用什麼語言教、甚至是方便控制弱勢階層

台灣的顛倒結構

  • 在台灣,我們看到低學費的公立大學,大多是中產、軍公教子弟
  • 而學費高的私立學校,則是中低階層、勞農家庭為主
  • 這間接造成只有中上階級會進入主要勞動市場(老闆都看學歷)
  • 問題:畢業學校和工作的關聯,不在於「學習成果」而是學校名稱,因為學歷代表教育共同體,經過這間學校所給予的教育、就能大致區分出差異。
  • 高中、大學,尤其是菁英大學,是一個複製、強化既有社會不平等的機構…

為什麼沒被推翻?

  • 台灣的聯考制度不會被弱勢階級挑戰。因為每個子女都參加考試,不管家庭背景如何、考上的機會都一樣的。形式上看起來很公平。
  • 但不公平是在於,這些考生是「已經被篩選過」的了。那些大多數窮人家小孩其實讀到國中就去幫家裡工作、最多讀到高中,不可能有意願考大學。
  • 只有超級聰明的、能兼顧課業跟家裡經濟的學生(所謂的草地狀元),才有可能去考大專院校,而且還不一定考得好。
  • 補習?根據統計只有家裡有錢的才會去補習,窮人很難透過補習翻身(錢付不起、或是不懂補習的好)
  • 向上流動仍然非常的難…
  • 而且弱勢也不會有這些刺激促使他們去革命,因爲讀的書不夠、不知道自己其實被欺負

不平等最大維持論

  • 重要的教育資源,只有在優勢階級充分享用之後,才可能會輪到弱勢階層
  • 也就是說高等教育就算擴張(e.g., 廣設大學)但因為機會不平等,所以仍只有白領階級優先拿到,其他階級轉換率還是很低

多元入學

  • 出路差異:公立高中 > 公立高職 > 私立高中 > 私立高職
  • 書讀不好,學校差只能讀私立,學費還更貴。學貸也高、兼差打工時數高,畢業後迫切需要找工作,但容易低就。最後造成成就也較差。
  • 高等教育擴充對於整體社會可能沒有幫助,刷了一個學店大學學位花很多錢付學貸、找到的工作仍差不多

階級差異有哪些

  • 學校抽象知識(作文、書寫、推理)是農工階層透過身體勞動賺錢的家庭無法協助子女的
  • 農工家長也認同抽象知識比技藝知識值錢。認同主流價值、鄙視自己透過勞動賺的錢
  • 家長沒有文化資本,無法幫子女培養閱讀、關注議題、甚至是興趣
  • 被老師評為壞學生的人,也會以考高分當成榮譽,喜歡比分數(但可能是比爛的,互相取暖)

性別與成就

  • 因為種種結構因素,男性通常在理工,女性則是教育、家政、護理、文史、藝術
  • 而平均的職業聲望和收入,理工又都比後者高
  • 女生小時候興趣常常是閱讀、男生卻都是打電動或電視;男性的陽剛特質讓他們認為乖巧服從是孬種— 種種原因造成男生更容易放棄學業
  • 男女薪資與社會流動不平等

「更弱勢性別」(The Weaker Sex)

  • 出自經濟學人。討論的是男女權力不均等以外的問題,例如:非裔黑幫美國男性、中老年美國勞工階級白人
  • 對美國勞工階級男生來說,在各方面都遭遇挫折
    • 傳統認為男生該養家,被認為沒盡到責任
    • 堅守陽剛特質、不願意分擔家務,甚至家暴
    • 太太收入可能比男性高
    • 不想去從事比較柔性的工作
  • 可能造成極右派興起:川普現象,北歐極右派現象,反對女性主義現象…
  • e.g., 美國白人藍領勞工對於自己地位處境變糟感到焦慮,希望有偉大領導者來提升自己地位

分軌教育

  • 能力分班的結果,通常是貧窮與弱勢小孩被放到放牛班去,獲得更差的資源。
  • 老師開始用威權處罰,因為標籤效應造成他們接受壞學生標籤後不斷做出壞事
  • 唯一得利的只有最會讀書的一群人

五育

  • 智育、美育、體育、群育、德育
  • 台灣的教育只看到智育,造成其他四育可能很優秀、但是卻被歸類為壞學生
  • e.g., 很會畫畫/會打籃球/很會認識新朋友/很孝順幫家裡工作,但成績不好,雖然沒被歸類為壞學生、但也被體制所放棄了(不會有人想幫他們個別輔助)
  • 「不會放棄任何人,把每一位學生都帶上來」「社會和老師沒有放棄學生,學生長大後也不會放棄融入社會」

刻板印象與學習

  • 負面的刻板印象,在有壓力的測驗對於黑人、女性這兩種分類產生負面影響
  • 然後,在受到壓力之後,一般被視為很會唸書的亞裔美國人,卻會表現得更好

解嚴前的國民教育

  • 解嚴前的教育是為了訓練順從的國民,效忠統治階層。
    • 比喻:印地安人受到美國教育(神父、修女)
    • 印地安人習慣術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把一個小時一堂課的概念強加在他們身上很痛苦
    • 甚至是用鞭打、責罵來對付印地安學童,使得學生感覺像在青少年監獄
  • 教育行政體系高度中央集權
  • 教材很泛政治化:領袖崇拜、反共復國與國家效忠主義
  • 教材很泛道德化:傳統儒家的倫理灌輸、上下尊卑。性別角色固化
  • 學習興趣、創造能力被相當壓抑。學習的動機很差。
  • 能力分班造成問題青少年,霸凌議題。
  • 國中小的制服、髮禁、唱國歌、升旗訓練愛國意識。集體處罰的訓導而不是個別的輔導
  • 師資的管道單一、性質單一

中等教育和技職教育

  • 教育和國家政策是相輔相成的。台灣早期就是以技職為主,中等教育為輔,以符合 1960 年台灣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
  • 現在則是中等教育為主,但這造成聯考的通才體系
  • 未來應該朝著適性發展去走

高等教育

  • 台灣的高等教育擴張一直都是廣設私立大學。
  • 造成大部分非頂尖學生都讀私立大學,而這些人也通常是家裡環境較差的。
  • 並無助於向上流動。可能的改進方法:高等教育公共化

文化資本論

  • 布赫迪厄在所謂的金錢、土地等「經濟資本」之外,將知識、教養、興趣、學歷、資格等稱為「文化資本」,此外,又將人脈、關係等命名為「社會關係資本」。
  • 特別的是,布赫迪厄認為「文化資本」(capital culture)是造成現代社會階層化的主要原因。我們從父母那邊,學會了語言及起居舉止。此外,也在學校中學得知識和教養。
  • 身上背負著高知識和教養的人們,這些教養被其身體化成為他們的文化資本,因而得以表現有別於經濟資本的自我卓越性。

個體反抗階級複製並無效果

  • 小鬼頭是一群不乖的學生,主要來自勞工階級,觀念很傳統(男生就是要很派很衝)。
  • 他們中輟、成績不好,被分配到放牛班,雖然一直翹課想反抗體制,但最後仍像是他們父親輩,乖乖的進入藍領勞工階級、複製原有的社會階層
  • 因為低層勞工子女的反抗、反而造成複製的更加強化…
  • 這樣的階級複製問題只能從結構改變、不能依靠個人力量

Bernstein 語言使用能力

  • 他發現勞工階級小孩使用的語言抽象度低、內容簡單、情感表達缺乏。他稱之為「限制型符碼」(restricted code)
  • 相對來說,中產階級的兒童使用的是「申論型符碼」(elaborated code)能夠細膩表達自己情感、抽象思考
  • 前者以命令要求子女遵守規範、很少給予解釋、造成小孩很少理解「為什麼」要遵守規範
  • 這造成小孩對於機械性地背誦沒有困難、但是對於原理的抽象理解或是申論(作文)就有大困難
  • 學校的主流語言是後者,語言模式和勞工階級用的不同,造成家長無法課後協助
  • 解決?因材施教、幫助不同背景學生

References

  1. 台大陳東升教授 - 社會學甲
  2. (網路上別人的上課筆記)boooozhi@Medium
  3. 對基進女性主義的思辨, Mr. Opengate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Negotiation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