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C - Morris Chang


  • 書名:器識 - 張忠謀打造台積電,攀登世界級企業的經營之道
  • 主題:商周多年來的文章合集,介紹張忠謀的所思所想

About TSMC

  • 「沒有Plan B,全部壓在台積電上。」全球AI及繪圖晶片龍頭廠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被問到「你把大部分的晶片製造責任都壓在台積電,萬一台海發生軍事衝突,你的替代方案是什麼?」這是他的回答,也說明了台積電的世界影響力。
  • 台積電拿下了全球晶圓代工近六成市佔率,老二的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加上老三的聯電(UMC)也不到兩成。
  • 以矽為主的半導體產品,其戰略地位與原油一樣重要,一旦中國武力犯台,勢將切斷全球資訊工業的供應鏈。這道矽屏障正是讓台海得以和平發展的最重要後盾。
  • 攤開台積電的客戶地圖,大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輝達、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德州儀器。台積電是全球龍頭晶片廠的最大軍火商,只要台積電稍有差池,小至我們身旁的iPhone、Wi-Fi,大到醫療體系、行車安全、手機遊戲,甚至國防機密都暴露在風險中。

TSMC History

  • 三十年前,全球半導體業都是美日晶圓整合大廠的天下,晶片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都在同一家公司完成,台積電的代工模式能否倖存,無人看好,當時台積電只能吃到大廠不要的訂單。
  • 不過,就在台積電成立的兩年後,冷戰結束。大量資通訊技術開始釋放到民間,美國矽谷出現了一群有晶片設計能力,但沒有錢蓋晶圓廠的創業家:輝達、高通、博通、賽靈思。
  • 這些現在的一線晶片設計大廠,都幾乎與台積電在同時崛起,他們年輕、聰明、大膽,沒包袱,願意跟太平洋彼岸的台灣公司,一起試試晶圓代工的新模式。

晶圓代工 - 人性

  • 半導體本來在技術及資金的門檻上就極高,但晶圓代工更難,因為這行必須突破最難的一關——人性
  • 如何讓近千家互為競爭對手的晶片設計公司,把最高機密的設計圖,送到同一家晶圓廠生產而不洩密?如何讓A公司的產品機密,不讓競爭對手B知道?誰能保證代工廠不會偷學了設計,與自己競爭?
  • 在張忠謀之前,晶圓代工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沒人能過得了「誠信」這關。但台積電用幾近無理、挑剔,甚至絕對潔癖的誠信管理,說服了客戶
  • 張忠謀曾說,「日本好像認為晶圓代工,不是一個正當行業一樣,這就是日本半導體產業落後美國的原因。」

Some quotes

做人啊,要三更半夜有人來敲門你都不會害怕。做人講究的是誠信。

跟大師談話,也該保持獨立思考,他們可能也只有一半對。當然,你要先有知識,才會有自信:他們寫的所有書你都看過,他的高深我都知道,那他還跟我神氣什麼呢?倒是我知道的,他們可能還莫測我的高深呢。

  • 德州儀器的董事長海格底,是影響 Morris 最大的人
  • 兩次的博士考試落榜,在德州儀器時,卻因為海格底讓他協助取得博士學位
  • Morris 喜愛橋牌,靠著牌技交到朋友
  • 表裏如一,要求妻子拿公司贈品也得付錢。講究誠信,不太為自己著想。
  • 不要因為自己一個人想偷懶,改變一百個人的行程

從大股東 飛利浦手中取回公司治理

  • 既要滿足飛利浦的需求,又不能對股市造成賣壓,現金買回股票還要考慮保留盈餘限制
  • TSMC 對私募基金、策略性投資者不歡迎。怕影響公司話語權。
  • 器識。器是格局,識是見識。

One Team

  • 2014 年的 iPhone 6 ,台積電的 A8 處理器。
  • 秘密在蘋果總部組成 OneTeam,打造 20nm 製程。這一仗成功甩開三星
  • 2011 年蘋果開始去三星化,但有矽智財問題,須避免被告
  • 2008 金融海嘯的隔一年,張忠謀重回執行長,他大幅擴增資本支出、不讓對手拿到訂單。他擴廠、活化資產(也就是拿舊的廠房、做一些比較低階的產品,讓他們有生產力)。最後他成功大幅甩開對手
  • 台積電如果太早提出新技術,市場不成熟、會拖累獲利。太晚提出,又會跟不上市場。一但做出開發承諾,就很難更改。

我只冒經過計算的風險。

  • More than Moore,增加產品、活化資產。做除了 IC 以外的微機電等類比晶片
  • 晶片有分:DRAM、邏輯晶片、類比晶片。
  • 除了 DRAM,其他的領域台積電都想做
  • 同樣的製程,越多寸的晶圓,也就是每一片晶圓越大的話,可以洗出更多的 IC,就可以 cost down。
  • 另一邊,像是 5nm 可能可以做 8000 顆, 3nm 可能可做 10000 顆

獨立董事,獨立董事會,獨立專業經理人

  • 台灣的專業經理人,跟美國體系的不太一樣。
  • 台灣的通常是跟大股東有密切關係,或者說最大股東就是創辦人,這個問題就是,這個經理人跟大股東關係密切
  • 獨立專業經理人則是由獨立董事過半數所聘僱的。獨立董事獨立於大股東與經營階層,所以他們選的經理人,也會獨立於大股東
  • 由大股東聘請的專業經理人,他會以此大股東為利益優先。但專業經理人應該要為全體股東謀取最高利益,全體股東也包含大股東,但是大股東不該期待高於他持股比例的利益。
  • 三星也有同樣問題
  • 老闆挑選經理人時,往往是相當小的圈子:家族,或是任何可信任的人。這造成問題很大。因此獨立董事會來選的話,就多了很多可能。接班問題也比較少
  • 為什麼要有獨立經理人?保護小股東權益。董事會的決策,不應讓大股東們多拿好處。
  • 一、股東。二、董事會。三、以 CEO 為首的經營階層
  • 張忠謀認為,董事會不該負責制訂公司的策略。而是應該由 CEO 為首的經理人負責。當然策略很重要,但是董事會應該是:「被諮詢、鼓勵、警告」而不是自己跳下來做決定
  • 「公司治理」是門學問,尤其西方的公司治理。
  • CEO v.s. 董事會,應該屬於君子之交,不該每天吃飯搏感情。
  • 董事會治 CEO 最後的手段,就是任命權

Stock Option 的陷阱

  • 因為選擇權,很多科技公司的高管變得只圖私利,想要獲利了結
  • 以前 CEO 一年可能拿六百萬美,現在 2000 年可能是拿一億美金,很不合理的高
  • 股價成為賺錢的唯一途徑,讓 EPS 越大越好,股價就升上去高。例如買回庫存股這種做法。
  • 或者降低發薪水的開銷,讓 EPS 變大,自己的身為管理者也會更多賺錢。總之很多問題,美國的道德、價值觀改變很大。
  • 相較於台灣的「股票分紅」制度,這早期的制度也是影響台灣到現在仍有「急功近利」的問題

貧富差距

  • 美國夢,就是努力工作就能力爭上游
  • 現在社會流動性降低,美國夢越來越難實現
  • 重點是要有機會,讓中產階級能靠努力就往上爬
  • 皮凱提的資本論,有提到富人稅,但是他認為課稅不實際,那些最有錢的人、他們知道怎麼躲掉課稅,所有資源跟裁判都站在他們這邊
  • 他也沒有好的方案

誠信 Integrity

  • 在 TSMC,誠信 Integrity 的重要性大於 Creativity
  • Integrity 可能短期幫不了公司成長,但長期必然會有好處
    • 如果這次有家公司因為我們產品太貴而不買,那沒關係,過一陣子環境變了,產品的差異性拉近了,他就可能因為我們的品質與誠信而選擇買了
  • 奇異集團的 威爾許,以長遠目標做打算,該砍的組就大膽砍與裁員
  • 許多領導人只是在特定狀況、環境下而傑出,換個環境可能就不一樣了。要適應也不容易
  • 我們選領導者,就是盡量嘗試、但不一定每次都作對
  • 企業有可能兼顧長期加上短期目標嗎?
  • 一個管理者,就是要果斷決定如何取捨夢想。你可能要砍某個部門、並在另一個部門增加投資
  • 員工很常問「我們何必去管短期目標?長期好就好了」而對我砍他們的預算不滿,但是這是很難平衡的,有時候短期目標就是很重要
  • 但大部分台灣公司,主要由大股東掌控。因此專業經理人不用管散戶股東對於短期獲利目標的壓力。這是台灣的優勢,只需與大股東達成共識,就可以穩定在看著長期目標。
  • 炒魷魚晉升制度:挑三個人準備當 COO,然後讓他們競爭,最贏的就接,剩下兩個就炒掉。讓他們不要在公司被視為失敗者,成為阻礙,去外面發展才會好。
  • 要升上 37 級以上,第一條件就是 integrity。如果第一條不符合,後掂歐不用看了

私募基金

  • Morris 不喜歡私募基金,可從兩面向看:投資人角度(我該投資私募基金嗎?)、從併購公司角度
  • 私募基金,通常是挑選被忽略孤兒企業,入主取得股權後,為這家公司注入資源。他們通常死斥沈沈,私募的資源會給他們灌入熱情
  • 以投資者角度,私募基金表現優於 S&P 500,但現在出售公司的獲利沒有以前這麼好了
  • 張不喜歡是因為,他覺得購併一家公司、使他們股票下市。然後整頓整頓、再讓他們上市
  • 這樣的行為就像是把一個寒風中的間諜,先請他進房間暖和一下,然後又把它推出門外。並不能真的永遠保護他們
  • 除非是好的、誠實的私募資金,才能真的幫助到一個孤兒公司

給未來領導者的價值觀

  • 確認你的價值觀,要有誠信等特質
  • 確認目標,希望你的目標不是無止境的追求金錢(就算是的話,你也該走不同的路)
  • 在你工作上發揮到極致
  • 學習比你職位高一階主管的工作,學習他的同時,不要對你的上司造成威脅
  • 培養團隊精神
  • 如果老闆給你這麼多,你就交給他更多,讓他知道你的答案比充分還要充分。
  • 「成為上司的求知來源,替他滿足他的好奇心」
  • 如何化解危機?正面迎戰,不要去淡化、保密、不面對。
  • 領導者應該預測危機,並把握良機。當然危機還是會發生,但是要做足準備。(例如:金融風暴前, TSMC 砍掉很多的資本支出(無薪假、下降艙等),保存現金、還有保護獲利率依然穩健)
  • Hunker Down v.s. Aggressive:如果你本來很 aggressive,那當你危機來的時候,你轉為 hunker down,大家就能接受,因為需求萎縮而改變的姿態
  • 沒有競爭者在裡面的策略,不算是個策略。
  • 當個強勢的領導者,不要當個弱勢、或者中庸的領導者。威權跟強勢不同,後者會聽別人溝通。

別像留著別人屁股印的坐墊

  •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要只會重複之前別人說過的話,要提出自己見解
  • 科學或是技術的創新可能不多,因為真理是絕對的。但是博士生就很多可創新的。商業上則是到處都是創新
  • 歷史、經濟、法律、商業,獨立思考的空間非常大。在讀完一段話,就去想它的是不是論證夠清楚。隨時讀隨時想
  • 每個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金字塔。不同的知識就建造一個。例如半導體、例如財經變化,例如政治。

第四講:權責關係

  • 「當責 accountability」:如何判定責任歸屬?
  • 有時候總經理與業務副總有歧見,最後決定權應還是要在副總身上。
  • 責任一定要釐清,總經理須尊重副總決定,不然要副總做什麼呢?
  • 當責:很多人往往取決於大家意見,認為多數人贊同就是最穩當、最沒風險的答案,而且尊重多數。
  • 如果是錯的,至少大家跟我一樣意見。
  • 這個結果就是,沒人要負責。到時候出事了,大家就會說「我當初持有保留態度」。如果很好,大家就說「我就說一定會成功」。這樣的現象很現實,但是就是每個人都不想負責
  • 爭取多數人的同意,是多餘的。不如花多點時間去思考這項決定可能的後果,盡量思考全面。

決定的責任,一定要在本人身上,因為你徵詢過的人很少會認錯。

先授責,才能漸漸創造出影響力(才有了授權)

  • 授責是指說,你在這位子上要負的責任
  • 授權是說,你做這件事情時,那個權力是靠下屬的尊重才會有的,才進而有權。
  • 通常授責之後,要慢慢創造出這種授權的「地心引力」。一個人擔任主管,不會馬上就有權。
  • 責任往往比權力來得早。應該要勇於負責,然後權會跟上。
  • 案例:我今天是總經理,我想多開一個業務,可以嗎?
    • 照理說,總經理是天生被授權的人,大家都會尊重他的決定
    • 但是,他有授責嗎?沒有,應該要由業務副總來決定,他才是有被授責的人。
    • 如果總經理做了,這個副總就會不高興。要盡量避免這種事情:如果沒被受責的話,即使有被授權,也不該去做這些事。
  • 授權就是「影響力」,比較抽象、但是是真正下屬所尊重的無形力量
  • 領導者重在給方向,而不是當啦啦隊。
  • 成功的領導者,應該強勢、但是不威權。「你不同意我、你就走路」是威權,這不是好方法。
  • 但是強勢,可讓妳聆聽別人意見,但你又不會需要說服每一個人,你有自己主見。

Sales v.s. Marketing v.s. BD

  • 如果沒現有市場、但是有潛在市場,就要去開發市場。例如 thin clients 智慧終端機,賣的是便宜的電腦。
  • 如何賣?把容易說服的公司找出來,這是很難、但是開創性的工作,最大利益往往是屬於開創者的。
  • 例如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就是開創者。
  • 定價分兩種:成本定價、價值定價。

收訊者與發訊者

  • 收訊者要全神貫注聽、不打斷人說話、聽到批評自己時,不要考慮「我該如何辯護」
  • 發訊者要看收訊者反應做修正,要徹底了解內容,要知道對象的背景,然侯別高估對象的專門知識、也不低估他的一般智慧

激勵誘因

  • Incentive 分成維持因子、還有激勵因子
  • 前者是基本生活費、使人工作、但不能全副精神投入。還有舒服工作環境、宿舍等
  • 後者是成就感、底薪外可供致富的金錢,被認同感
  • 心理學上,許多人在接受別人稱讚時,會不由自主往後退,為什麼?因為她希望你講得大聲一點
  • 股要選擇權玩法是,公司不定期給股票,讓員工可以分五年做 vesting 買入。更好的點是,可以保留今年購入的權力,直到未來股價上揚在用原本指定假買入,然後等到股價高點賣掉
  • 股東與員工利益ㄧ致。他比起台灣的股票分紅好很多,為什麼?
  • 台灣的股票分紅,是有盈餘就分、但是股價下跌、股東虧錢,員工卻照樣拿股票分紅,這樣股東跟員工利益就不一樣
  • 「物以稀為貴」不要太常稱讚人,會變得廉價。口頭稱讚或發獎金、會麻木。
  • 台積電的前三年,是有前景、有成就感,但是不一定大家都認同,所以還是有人走。當時還是靠激勵因子為主。

利用 BCG Matrix 找出問題產品

  • DRAM 的價格戰,造成催生了反傾銷法,以免這樣惡性競爭又發生
  • 分為 star, question mark, cash cow, dog
  • 以市場成長率,還有相對於最大競爭者的佔有率,這兩塊作為區分畫出四個象限
  • 很多企業把 question mark 產品放太久不刪掉,造成問題

掌握核心優勢

  • 經營策略,分為既有市場與未開發市場
  • 最好的情況是吃下既有市場,又去開拓為開發市場
  • 核心優勢是良率,站穩競爭利基。高良率降低成本,跟良率相比,經濟規模反而不是優勢
  • SWOT 分析,幫助找出核心優勢

競爭障礙(差異化)

  • 品牌優勢
  • 專利
  • 轉換成本高
  • 客戶關係
  • 低成本不算是個競爭障礙

全球化企業

我的使命感就是要經營世界級企業、堅持走一條難走的路。

  • 台灣企業缺乏長期耕耘、缺乏創新
  • 傳承:雙首長制,到現在的三首長制
  • 分階段放手:CEO、董事長、董事
  • CEO 管的是策略,COO 則是守成還有執行力
  • 歷練多個核心部門(輪調制度)也把就有的政治派系洗掉,打破諸侯割據
  • 備詢、鼓勵、警告提醒:董事長的功能,對於 CEO 來說
  • 智力與經驗,六十歲才是黃金期
  • 以「器識」選 CEO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Negotiation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Economics in B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