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


  • 書名:82年生的金智英
  • 主題:刻畫女性於求學、職場、家庭、自我實現的困境,從不得志慢慢轉變成習得性失助的自責與痛苦。雖描繪的是韓國,但許多場景在台灣也是歷歷在目。換位思考。

對於凡事總是謹慎做決定、忠於自己的選擇、全力以赴的金智英來說,這個社會應該要給予合理的補償與鼓勵,也應該要給予更多機會和選擇餘地才是。…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 書中提及的故事十分寫實,從金智英的童年、學生時期、職場生活到婚姻生活,相信只要是女性,都會對這些內容感到很熟悉,甚至在翻頁時都可以想到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
  • 或許讀者朋友會希望故事發展出出人意料的情節,引領他們期盼著「金智英不要走我走過的路……」,很可惜,幸運之神最終並沒有特別眷顧金智英
  • 閱讀到最後,你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金智英,還是金智英其實就是自己,因為她的人生正好如實地呈現著「身為女性的人生」

忍氣吞聲的金智英

  • 她的母親一直希望女兒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然而,當金智英正走著與母親相同的道路時,女兒鄭芝媛就保證不會重蹈覆轍嗎?

  • 我們的母親大部分經歷過這樣的人生,小時候在田裡、工廠裡工作,婚後則是有什麼副業就做什麼,不然就是自己開店做生意,咬緊牙關想辦法籌錢,拉扯孩子長大。但是真正能像吳美淑一樣大聲說這些功勞都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有多少?相較於對自己感到十分自豪的母親,金智英反而沒有這樣做。
  • 學長和平時一樣用溫柔的口吻關心著金智英。雖然她心中冒出了「口香糖睡什麼覺啊」這句話,很想當面讓學長難堪,但最後還是嚥了回去。(081頁)
  • 不論金智英舉多少理由婉拒,說自己已經不能再喝了,回家路上很危險,真的不想喝了,也會遭部長反問:「這裡這麼多男人,有什麼好怕的?」我最怕的就是你們!金智英把這話嚥回肚子裡,偷偷地將酒倒在冷麵碗和一旁的空杯裡。(103頁)
  • 那你要不要也試試一直噁心想吐、吃不好、睡不好、想睡又不能睡、身體到處痠痛的感覺啊?金智英心裡暗想,卻什麼話也沒說。(126頁)
  • 雖然金智英一直很想大聲說,她也可以抬頭挺胸走路、吃自己想吃的東西,這些都跟孩子的性別無關,但是感覺說了以後好像會顯得自己更難堪,只好打消這個念頭。(129頁)

不友善的社會

  • 在這樣不友善的社會裡,女性不僅替自己發聲會招來麻煩,光是身為女性本身就足以讓自己身陷危機
  • 母親詢問父親,要是肚子裡的第三胎又是個女孩怎麼辦?父親竟回她,別凈說些「觸霉頭的話」,最後母親含淚忍痛拿掉了孩子
  • 奶奶則是訓誡著「膽敢」貪圖寶貝孫子的東西、比「阿貓阿狗」還不如的孫女
  • 小學老師認為坐金智英鄰座的男孩,只是因為喜歡她才老是找她麻煩,希望他們以後可以處得更好
  • 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抓到暴露狂的初中女同學,因為被老師認為丟了學校的臉而遭到記過處分
  • 高中搭公交車被陌生男子威脅時,父親反而責備女兒,認為都是金智英自找的。
  • 當懷孕的她聽見男同事語帶調侃地表示羨慕她以後可以享有上下班時間「特殊待遇」時,馬上說自己並沒有打算比別人晚來公司;然而隨即後悔,因為一方面自己的身體真的吃不消,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反而剝奪了其他女職員的權利,害她們也不敢使用應該享有的福利。
  • 金智英為了孩子決定離職時,面對先生的安慰,她也曾經怒吼過:「能不能不要再說幫我了?」但到最後依舊感到抱歉而主動道歉。因為她發現,儘管為自己勇敢發聲,情況還是會依舊,甚至只會更糟。金智英就這樣漸漸地選擇沉默。

替女性發聲

  • 「親家公,恕我冒昧,有句話我還是不吐不快,只有你們家人團聚很重要嗎?我們也是除了過節以外,沒有別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三個孩子。最近年輕人不都是這樣嗎?既然你們的女兒可以回娘家,那也應該讓我們的女兒回來才對吧。」(011~012頁)
  • 「代賢啊,最近智英可能會有些心力交瘁,因為她正處在身體漸漸恢復、心裡卻很焦慮的階段。記得要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 現在的婆婆嘴上都會說視媳婦為女兒,但面對女兒可以回娘家、媳婦卻得留在婆家的事實,有幾個媳婦真的敢向公婆提議要回娘家呢?

母愛被視為宗教

  • 在視「母愛」如宗教般的韓國,大家都會大力讚揚母親是偉大、美麗的存在,然而,對於真正成為母親的當事人來說,不一定全然美好。我們經常會聽過來人說:「母愛是本能,等你面對時自然就會了。」可是當媽媽真的不是這麼一回事
  • 那是一連串難以言喻的恐懼、疲勞、驚嚇、不知所措、混亂、挫折,甚至會出現一股背叛感,覺得「怎麼都沒有人事先告訴我會這麼辛苦,要是有人告訴我,我就會提早做好身體與心理準備」
  • 還是到處對人說帶小孩有多累是不禮貌的行為?你會覺得彷彿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夢想、人生,甚至是自我本身。

犧牲

  • 成為母親之後,過去的人脈會從此中斷,遭到社會排擠,被關進家庭,並且只允許做「為了孩子」的事情。

  • 例如:把時間、金錢、體力、情感都花在孩子身上,人際關係也變成以孩子為中心。要是展現出本來的自己,也就是「不像個母親的樣子」,還會遭人質疑似乎不具備做母親的資格。
  • 其實撫養孩子(下一代)並非女人的義務,而是社會應盡的義務,因此在各個家庭中,大部分母親會因為不得不「獨自帶小孩」而感到憤憤不平。
  • 生產之後,好幾個月獨自照顧小孩,好不容易有機會出門買杯一千五百元的咖啡喝,竟被人說是「媽蟲」(丈夫資助妻子的貶義說法)
  • 這樣的母親只因為花了一點先生辛苦賺的錢,進咖啡廳買了杯咖啡喝,就被人指指點點,被貼上只知道享受的「自私蟲」標籤。
  • 不論是對母性的神聖化,還是對「媽蟲」的厭惡,都只會成為女性的枷鎖,又怎麼可能要我們守護完整的「自我」?
  • 作者處理金智英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轉折部分,刻劃得極其細膩,道盡了許多職場女性步入婚姻的心路歷程:從與先生討論該不該有小孩時起的爭執,擔心著自己即將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到懷孕後不得不放棄一切、為了孩子把自己關入家庭,以及成為新手媽媽後遭遇的各種不當對待,不免為她感到不捨
  • 其中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醫生對她說:「現在洗衣服有洗衣機,家裡還有吸塵器不是嗎?現在的女人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於是金智英在內心裡想著:以前還要一份一份翻找患者病歷、手寫紀錄和處方箋,現在的醫生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以前還要拿著紙本報告書去找主管簽核,現在的上班族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以前還要用手插苗、用鐮刀收割水稻,現在的農夫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但卻沒有人會這樣說。不論哪個領域,技術都日益月新,盡量減少使用勞力,而唯有「家事」卻始終得不到大家認同
  • 許多男人會用:「我都有幫妳做家事、我都有幫妳顧小孩」來捍衛自己的立場,但其實殊不知光從「幫妳」兩個字就可以看出,他們普遍還是認為家事、育兒乃女人之事
  • 百貨公司的尿布臺往往設在女廁一事,也可看出同樣的思維

不安的伏筆

  • 精神科醫生表示,他這下才發現原來還有他從未想過的一面,他看著金智英,想起明明原本比他優秀,最終卻也走進家庭、相夫教子的妻子,甚至表示因為接觸到金智英這樣的特殊案例,才令他更能對妻子的經歷感同身受
  • 但他的自覺與自省到此為止,看著好不容易熬過幾次小產危機,最後決定選擇離職的女醫生,認為「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只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並下定決心下一位醫生「一定要找未婚單身的才行」
  • 大部分男性會將女性分成三類:我女兒、我妻子、其他女性,但自己的妻子與女兒,卻往往被除了他自己以外的其他男性稱為「媽蟲」
  • 我們應該期待金智英能在這樣的社會裡康復嗎?金智英的康復就等同於那些替她發聲的角色不再出現。
  • 女性的自覺與男性的換位思考,是改變的第一步

References

Related Posts

Grit

Negotiation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Economics in Br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