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甲筆記(團體、網路、偏差行為)


  • 主題:[筆記] 陳東升老師 - 社會學甲(團體、網路、偏差行為)

  • 緣起:出於對社會學感到好奇的心,於是跟著台大陳東升老師的課程,一邊整理筆記、一邊上網搜集更多資訊

社會團體與社會網路

功能論

把社會當成一個有機體,每個小塊都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而存在。強調穩定和取得共識。

衝突論

  • 主張社會沒有停止鬥爭過。強勢和弱勢團體互相衝突。
  • 例如誰獲利、誰被剝奪、誰取得主導權、誰則是被統治。
  • 重視階級與資本主義。

互動論

  • 個體透過符號互相了解,屬於微觀社會學、以人為出發點,相較於前兩者都是巨觀的。
  • 起源是符號互動論。例如比中指是罵人、比讚是稱讚。
  • 後來衍生出交換論,主張人都是理性算利弊然後做決定,才會互惠互利。

舉例:為什麼會發生家暴?

  • 功能論:因為家庭的失能,可能是外在的刺激例如欠債未還,或是內部的失調例如兒子不讀書。

  • 衝突論:父母沒有扮演因為父母的地位不平等,可能是經濟地位或是性別印象。

  • 互動論:雙方溝通的符號有落差,以為是在講道理卻像是在罵人。

舉例:以衝突論解釋小學生的霸凌

  • 霸凌通常會增加團體內權力支配關係、提升內聚力。
  • 例如阿魯巴比較女性化的男同學。為了獲得領導者歡心、或者是想成為領導者,雖然知道不對但還是跟著做,可能是怕被排斥變成被欺負的那個,或者只是怕自己不酷了。
  • 衝突論悲觀的認為,法律是有權勢的團體為保護自己富有,繼而控制窮人、控制弱勢的工具。

舉例:以衝突論解釋臉書的效用

臉書雖然能獲取知識,但可能因為不同意見無法找到平衡,反而無法下自己的定論而增加焦慮感。反向來說,也可能因為同溫層太厚所以沒有異質性。

社會順從

從眾是因為屈從於身旁多數人的壓力,害怕自己是最特別的那個(軍中生活?),所以不表達異議。

行為主義(行為論)

  • 認為自由意志是假的、不存在,因為人們做的事情都是過去或未來的環境「使你決定這麼做」
  • 主張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
  • 所有行為的產生皆是由環境中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服從權威 v.s. 抵抗權威實驗

有個學習者以及老師,然後受試者則是負責拿著電擊的人,在一旁觀看。答對沒事、答錯就由受試者按下電擊,每按一次就電得更大力。嘴上說是要了解處分對於學習有沒有效、但實際上是要看受試者對於規則的服從到什麼程度。

令人沮喪的是仍然有一定比例會不為所動的施虐(不用亦反抗權威)。得到結論是「當一個希望反抗權威時、而且他身旁也有人支持,他就更可能反抗」。

極化作用是什麼

如果一個想要冒險的個體,在團體討論過程中發現有許多人和自己意見一致,即使風險很高很投機,他去做的意願仍會大大提升(合理化自己的觀點)。

集體盲思是什麼

  • 內聚力非常強的小團體。相信自己最好、不可能是錯的。
  • 對於團體的對手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很醜惡。
  • 認為自己具有神聖使命、有道德的高度,例如:捍衛民主政治的命脈。
  • 對於要攻擊的團體提出論點,指出「我攻打你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團體內有人認可我這麼做,所以我才打你」。
  • 不同意見少呈現,團體順從壓力大、怕被排斥。

團體表現成果的分類

  1. 累加性(拔河),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團體努力結果會優於個人努力。可能發生社會性偷懶(有人耍廢)。
  2. 條件性(軍隊行軍)做得最差的結果會被看到。
  3. 標準結果性(完成工作有唯一答案)滿級分的會被放大,讓大眾以為建中真的都很會念書。

弱聯繫理論

  • 小世界理論:全世界人們之間關係砍起來很遠,但是其實非常短,只要六次的朋友轉介就可以把你跟任何一人連在一起。

  • 死黨的聯繫被刪掉的話並不影響人脈往外擴散(同溫層太厚),但如果點頭之交的弱連結斷掉,會對於人脈的網絡外拓有重大影響。
  • 一個人找到工作只有 16% 是靠著強連結找到的、剩下 84% 民眾都是靠點頭之交的。
  • 一個高中生的謠言在班上傳出去,如果這個小圈圈很緊密,那就不可能傳到所有同學都知道

社會資本

  • 我們稱那些有一定比例強聯繫(情感支持強、缺點是向外擴能力差)以及大部分比例都是弱聯繫的人,稱為擁有豐富社會資本。例如明星,所謂「圈內人的俱樂部」。
  • 社會網路也可以說明貧富差距。向上流動變得更難、只有富人會不斷被建立新連結、就變得更富有。

鏡中自我

  • 庫里的鏡中自我(屬於符號互動論)。他人給我的反應造就我是怎樣的人。

符號互動論舉例:買玩具

  • 行動者的表現語言都必須經由他人詮釋之後,這個他者接著發起下一個動作,是雙向的歷程
  • 買玩具時的店員會有正式/非正式的規則
  • 例如正式的是穿的制服還有午休時間多長,非正式的則是不能歧視黑人或是對客戶搭訕
  • 因此,有些店員為了怕麻煩、乾脆不對顧客接觸(例如走路只看地上、躲客人)以避免奧客纏身。

高夫曼的戲劇論

  • 認為社會互動是種日常生活表演,每個人都是演員,劇本是社會規範,因為大家都做出被預期的行動,所以劇情可以一直進行下去。

  • 例如爸爸講聽很多遍的笑話,兒子還是通常捧場的笑一下。
  • 他認為人們互動是很沒人性的、是種對人性悲傷、很犬儒的想像,只是為了維持社會互動,是種表演、自己可能不喜歡這些表演的內容。(但這後來被自己的「賽局與儀式理論」打臉)

戲劇論:前後台

  • 社會互動是種表演,分為前後臺,前台後台的區分不可錯亂,後台可能有骯髒的事,如果被觀眾看到會影響表演成果。
  • 例如明星在家裡都不穿內褲。或是在家都不讓狗狗吃飯、出去玩的時候卻表現得跟狗很親密。
  • 後台的人們互動時,會有助於感情和默契(例如一起玩絲襪套頭),但觀眾就不一樣了,他們不能越界

戲劇論:戲劇化

外科醫生比較有「醫生」的 fu,穿著醫師袍帶著口罩拿手術刀。至於穿便服、不用聽診器的心理醫生就比較難被認出來,戲劇化的程度小。

理想化

大學女生在跟男生約會時,會刻意把自己的聰明、貪吃、高學歷藏起來,顯示得愚昧無知。女秘書在老闆面前也是如此。

印象整飾

  • 表現別人所期待的一面,例如求職者不能穿太邋遢、要給未來老闆好印象,否則會被說是不識相。
  • 整飾分成兩種層面,一種是「表達的」和「不小心流露的」。
  • 例如嘴上說東西很好吃、但是餐盤卻剩一堆菜沒吃,這樣主人就會覺得這客人口是心非,感到難過。

高夫曼的「賽局與儀式理論」

  • 原本的戲劇論指出,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的演員、永遠只是虛假跟他人進行互動,缺乏穩定自我與人生意義,非常的犬儒。
  • 後來他修正了自己的理論。社會是種具有神聖性的道德權威,每個人都是理性計算好的賽局操作者、也是具有儀式榮耀、關愛他人的行動者。
  • 從此每個人都不再只是沒感情沒自我的投入,不會因為劇終就散場,而是有社會連帶感的。

零和賽局(zero-sum games)

完全衝突、缺乏信賴、缺乏群體道德感的互動。相較之下,合作賽局則是雙方要有信賴、透過合作才有最大利益,有衝突就會造成利益減損。總之,人類戶動並不是建立在零和賽局之上的。

巴黎恐怖攻擊?

被排除的群體(移入法國的伊斯蘭移民)對法國無認同感,容易受 ISIS 情感動員。社會不平等、居住隔離,上層流動不通。最後造成整體信任崩潰。

情境的適切

  • 為什麼要隔離精神病患?高夫曼認為他們會做出不合宜行為,所以隔離後能穩定社會互動。
  • 在勞工階級出身的大企業律師,去法學院唸書時可能需要到高檔百貨公司特地買衣服,以符合情境的適切。

如果再三犯錯?

  • 不做補救性的動作,會被社會處分、甚至關進精神病院(隔離教導,給出合宜社會規範,剝奪自由互動權利)以保障社會互動他人的穩定。
  • 精神病院是再社會化偏差者大於隔離
  • 而監獄則是隔離大於再社會化(不打算把他教好,只讓他不出去害人)。

加芬克爾的「俗民方法論 」

  • 交談是要有背景知識、處於相同社會脈絡的。
  • 例如「幹」這個字可能有很多意思,讓外國人一頭霧水。
  • 平常互動時,我們也不會刻意挑剔字句,否則談話很難進行,例如「今早天氣好好」不會被追問說「你是指早上幾點?氣溫幾度?有沒有地區限制?」之類的。
  • 他的研究探討了日常人類互動、雙方共識的重要性。

社會交換論

  • 彼此遵守規範,團體信任越來越高,強化「互惠性」,創造更多公共財。
  • 人們的自願行動,動機都是為了從別人身上得到回報。例如經濟交換。
  • 一開始陌生雙方都是從小互動小信任開始(例如:借出橡皮擦)到後來越來越信任後才會有更大的社會互動(例如:幫買 Mac 我再給你錢)
  • 通常透過邊際效益、機會成本之類的理性分析後,才讓人做出社會交換。例如要不要現在談戀愛,或是要不要加入社團。

社會交換論與愛情

  • 雙方一開始都不會太強烈表達情感,以免變得廉價。但不給予的話也會難以進行。
  • 通常吸引力不可能完全對稱,所以會有被吃定、或是妻管嚴、大男人之類的狀況
  • 身價也可能受到外在朋友追求而改變(例如:怕被兵變、怕被劈腿)。

社會交換論與領導者

  • 慷慨的社會交換,是領導者確立優於踏人地位的手段。

  • 例如酋長通常會請大家吃好料的,甚至是奢侈浪費做給別人看(炫耀性消費)讓大家知道自己地位崇高,應該被崇拜。

偏差行為

主流社會規範無法接受的行為。例如以白人為主的主流價值相抵觸(未婚生子)在某些原住民社會可能合理,但在白人社會就是被視為偏差。

初級與次級偏差行為

  • 當社會上弱勢找不到出路以達成主流目標(儘管他們已經努力過),他們才會去採取這些偏差行為(初級偏差行為),接受別人視他們為偏差者、甚至是不斷重複外界對他們的想像(次級偏差行為)。

  • 例如:工作是男性(父親、丈夫)最能證明自己家中地位的東西。但是黑人做不到沒有穩定工作,所以選擇逃離甚至施暴,到街頭尋求取暖,維持基本尊嚴(大家看起來都一樣差,失落者群聚)

  • 例如:白人主流社會把非裔黑人的失業、販毒行為歸諸於「個人態度或價值,是他們不努力」,強調他們應該努力修正行為。而這些人也接受指責、接受主流文化目標,然後把沮喪和憤怒內化,造成一些殘暴的行為例如搶劫、嗑藥自殺之類的。

偏差是人訂的

  • 偏差行為是由一群人定義另外一群人得來的。通常是擁有權力的團體(主流優勢團體)來定義沒權力的團體,牽扯到權力支配問題。
  • 不同群體的人犯錯,被逞罰的情況不同。
  • 例如史丹佛大學生在夜店性侵女學生可能只是被警惕、但是黑人混混性侵女學生就可能判以重刑,儘管都是相同情境。

影子價值體系

這些偏差者的偏差,是因為依附在主流體系底下,所以才被召喚出來。被主流照耀之後才讓他們顯得是醜陋扭曲的。

差別結合論

  • 認為一個從事偏差行為者(特別是青少年)會和其他同類的偏差行為者構成緊密關係,進而強化他們的偏差行為規範,造成偏差行為的次文化形成。
  • 這解釋了為什麼不同團體的犯罪率不同,有些少數民族的團體一二十年一直從事某些犯罪行為,儘管是錯的還是照做。

結構緊張論

  • 又稱壓力理論、違常理論,主張偏差行為是因為「文化目標」與「人們採取手段」的落差所衍生的緊張壓力,造成違常行為。
  • 社會文化設立人們生活的目標,而社會結構提供人們達成目標的手段。但二者間有時無法平衡,造成「個體採取偏差行為,以達成文化目標」。

相對剝奪

  • 如果社會所強調的目標(文化目標 Cultural Goals)和實際所提供達成目標的方式(合法手段 Institutionalized Means)有差距,就會產生相對剝奪,這種剝奪感讓人做出偏差行為。
  • 五種表現形式:當目標 goals 與手段 means 存在差距時,人們表現行為的形式有「順從、創新、形式主義、退縮、叛變」五種形式。

1920px-mertons_social_strain_theory svg

  • 創新者(Innovation):通常是負面的,例如非裔的販毒男子。接受主流價值但是無力發揮,選擇使用不被接受的手段。

  • 形式主義(Ritualism):覺得上班升學賺錢的目標不重要,但仍然照做這些手段。

為什麼有人願意擁抱法西斯主義?

  • 結構論強調的是預設有衝突、 而衝突之後回覆穩定的狀態。以「叛變者 Rebellion」為例子,啟蒙運動以來提倡自由主義,尋找自我認同。
  • 但是科層制是個「理性的牢籠」(韋伯)太官僚太正式使人過於理性,沒了激情與對人生的信念追求。
  • 那些雖有思想自由、但是孤獨貧困的中下階層,因為沒有知識也沒人照顧,遂形成一股不安與無力,急需找個出口甚至是救世主。
  • 於是逃離自由擁抱極權,放棄理性接受集體主義,回歸浪漫、回歸集體歸屬感。

為什麼有人會自殺?

依照結構論的「退縮者 Retreatism 」,社會脫序、社會規範已經無法給予指引或鼓勵的人,在強調個人主義的世界中他們沒辦法定義自我價值,於是選擇結束壽命。

伊斯蘭國的反叛/創新者?

阿拉伯之春使得缺糧且由少數族群統治多數,決定招募失落的年輕人找到個人意義、用斬首等恐懼方法嚇阻敵人(創新手法),以革命(反叛)手段建立國家。

以結構緊張論解釋八大產業女性

  • 自願從娼者接受「經濟成就代表社會地位」的文化目標,但他們卻沒有符合的手段,是屬於「創新者」,所以為了達成目標而從事。
  • 這屬於那些為了解決生計問題的女性。另一種則是不想唸書、喜歡創新、享受刺激的女性,可以說是「反叛」或是「退縮」,不接受社會文化目標,也不使用符合的手段。

以標籤理論解釋八大產業女性

  • 那些蹺家、被家人當成壞孩子的女生,他們把自己賣掉(或是被性侵) 後,認為自己就是低賤不乾淨(初級偏差)
  • 為了說服自己說「自己的第一次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因此一直和不同人發生性關係來麻痺自己
  • 他們接受這樣的角色,甚至從事這工作來符合社會給他的標籤(次級偏差)

從事特種行業的人很多種,主張也不同

  1. 妓權運動者:只看高尚或有頭腦的妓女,可能會忘記有一大部分是被剝削的。

  2. 自由女性主義:強調性解放、希望解決歧視,也會有上述問題。
  3. 只想到父權:只想到性產業就是父權剝削,可能忽略有些女性是自主選擇(為了解決生計之類的)

標籤理論

  • 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發生大大小小的偏差行為,這是正常的,標籤理論稱之為「初級偏差行為 Primary Deviance」。
  • 雖然如此,人卻不一定會就此走上犯罪生涯,大多仍然保有良好行為。
  • 不過一旦原始偏差行為被施以某種社會控制(尤其是正式的社會制裁,例如刑罰),行為人立刻就得到旁人施加的社會減等標籤(social degrading label)。
  • 行為人被貼上社會減等標籤後,遭遇到社會所施加的強大壓力(例如旁人開始會以標籤描述的內容、解釋某人過去的所作所為,稱為「追溯既往的閱讀」),終於使人本身也開始發生自我的認同轉變,而改變行為,使自己的行為更符合標籤的描述,因此繼續犯下「次級偏差行為Secondary Deviance」,成為一個嚴重的犯罪者。
  • 也可以用庫里「鏡中自我」解釋之,為了符合社會給他的角色期待,所以不斷表現犯罪行為。

女性厭食症研究(標籤理論)

  • 大多厭食症女性都是中上層家庭,是學校模範生、家庭和諧、課業好,屬於「順從者」。
  • 受到社會對完美女性的主流規範,保持良好身材成為自己必須的要求。
  • 此時如果有動盪(例如生理出問題、變胖)造成走樣,被朋友給予負面標籤後,就可能開始節食(初級偏差)。
  • 為了讓自己被接受,他們可能越走越極端(次級偏差),例如催吐、吃飯時只用小塊小塊進食,最後瘦得皮包骨。

現代主義

白話就是每一個學科知識,都會有唯一一套可依循的準則。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邏輯,實驗探証,並主張無神論。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 佛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重要的基礎。

後現代主義

白話就是有多元觀點而且差異被尊重,而不是單一論述而已。「否定理性」「否定客觀」,反對以各種約定成俗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白話就是「雖然大部分人都這麼說這麼做,但這不代表就是對的。」

現代主義審美的缺陷 v.s. 後現代主義的補強

  • 現代主義面臨兩個問題。一方面它正走向思源枯竭的失敗;另一方面,由於過度宣揚高雅藝術、缺乏與少數精英以外的公眾進行溝通,因此逐漸失去大眾市場的關注與支持。
  • 後現代主義則是「揭露陽春白雪、高雅藝術的偽善」、「鼓勵不同藝術風格」、「藝術品的創造與欣賞沒有單一的、絕對的答案或標準」

社會建構論

  1. 主張社會行為是由人們在某特定社會環境下所定義的。社會行為的定義不是一成不變。犯罪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在不同歷史階段、同性戀曾被視為有罪的,但是在另一階段卻不再是了。
  2. 主張知識是「適應性」的,透過個體與環境互為主體,進而建構出知識整體。例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個人會和別人一起討論或請求別人幫助,這涉及個人和環境的互動。

社會建構論:性向

  • 性並不是一種獨立於外界條件的觀念,而是文化建構的結果,這種建構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改變而不同。
  • 我們現在所說的同性戀和異性戀,只是在近代才被建構起來的概念。
  • 社會建構主義相信,之所以會有同性戀和異性戀之分,是被歷史和文化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由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屬性決定的。
  • 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建構傾向於「同性戀後天說」。
  • 這種性傾向與社會建構的思想受到同性戀活動分子的強烈反對。
  • 這理論缺點在於,社會建構主義只強調外界與文化的作用,而否定了人之內心的首要感受

漢人的文化信念

在人前不過分主張己見、力求謙虛。對於宇宙敬天順從、認份,認為人只是一小部分。懷古、重視傳統、不習改變。

官方語言

定義官方語言必經牽涉到權力不對等,例如台灣的東南亞移民。

「面對陌生環境,克服的工具只有語言。可是我們的母語被你們抹滅、作為人的自尊受到打擊。我想告訴你們,當人無法自由使用語言時,心靈處於禁錮牢籠有多麼無助。」

新移民配偶課本

相當的漢人本位主義。例如要當好媳婦、順從卑下,不把他們當成「外國人來學新的語言」而是當成「急著脫盲、學識字的化外之民」。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

  • 心理學,說明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相同的資訊,會導致我們做出不同的決策。
  • 例如一個 「15 歲」的美國「非洲裔」「男性」持刀搶劫「女性」皮包的現金
  • 這可能牽涉很多問題例如:男女階級、青少年、男性霸權、種族、警察治安。
  • 但如果新聞頭條都只有報導說,這是黑人的問題,那你會認為前面提到的不是「種族問題」嗎?討論範圍被縮限了,明明有很多可能性。

台灣國族認同的進展

  • 在 1971 退出聯合國,釣魚台領土爭議後,那時代的學生反省自己生命是孤懸於歷史的
  • 「又不長在中國卻要讀中國書,而且長在台灣卻不懂台灣的故事,這不是很奇怪嗎?」對自己出生的土地忽視、不了解,透過教育或媒體卻都在了解遙遠的中國。
  • 因此反省後他們開始挖掘台灣的本土歷史,如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抗日記憶
  • 雖然仍在中國國族主義的架構進行,但同時也有社會關懷的「台灣意識」:不再拘泥於中國而是回歸現實,也開展台灣國族的新方向,就是所謂「天然獨」是相對於中國認同的台灣人認同。
  • 這些集體記憶經過一次次的民主事件(美麗島、黨外運動、中壢事件、解嚴)建立新的世代意識。

文化常被當成一種區分階級的工具

  • 「文化資本」這概念,類似經濟資本,會造成人們的階級位置不同。(一個是用錢來衡量人,一個是用品味衡量人)
  • 例如精英階層小朋友都會學鋼琴小提琴,然後聽的歌都是古典音樂、喝的都是紅酒。
  • 相較之下的是被視為俗氣的台語老歌、喝台啤、抽七星。
  • 父母用教養來繼承子女的文化品味,例如從小看雲門舞集、聽貝多芬,或是常常上國家音樂廳、戲劇院以陶冶性情,打高爾夫球等等的。

文化調適:美國第二代移民青少年

  1. 「不調合的涵化」:青少年完全放棄台灣,只用英文交友、而且都用英文,但父母仍保有台灣文化。
  2. 「調合的涵化」:父母跟青少年都放棄台灣,逐漸融入美國文化。
  3. 「選擇性涵化」:父母子女都有雙語能力,青少年在台灣和在美國的玩話都接受。能懂主流美國文化,但是被歧視時也有原生文化的支援。

帝國主義的萬國博覽會

  • 十九世紀歐美國家,爭相舉辦萬國博覽會,以展現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於殖民地教化和控制的成效。凸顯歐美優越感、貶低殖民地。

  • 甚至會有人種展示館,把原住民當成動物放在一起讓民眾觀賞,這是種族主義的歧視展現。

  • 更諷刺的是法國曾經舉辦在艾菲爾鐵塔下,以對照出殖民者和文明者的差距。

殖民與被殖民(種族中心、文化滅種、移民)

  • 「帝國統治的成就和他的必要性:未開化國家有被殖民的必要,因為接受我們的科技、醫療等福利會讓人們更幸福」
  • 跨國文化擴散可能造成種族中心主義,甚至是文化滅種,例如台灣平埔族。
  • 北歐對於移民文化保護則是非常積極的,這是多元文化主義的展現,除了讓移民學官方語言,也繼續授課使他們保留原生社會語言文字。
  • 日治時期對台灣原住民「高壓」、「教化」政策並行,一邊武力殲滅原住民戰士,一邊拉攏原住民加入日本師範體系,成為原住民學校老師,利用同種人來傳達殖民統治者的知識價值觀。這樣的做法有助保存自己族群文化、也比較不會受排斥。

社會正義:分配不平等 v.s. 機會不平等

  • 每個家庭收入不同,自然造成小康和貧窮家庭,這是分配不平等。
  • 如果分配不平等現象出現後,每個家庭改變此狀況的機會不同,那就表示已經存在的不平等會繼續延續下去。
  • 因此我們要探究是不是這些成員有機會流動,他們機會不平等的情況如何?
  • 社會分配不平等是很習以為常的事,可怕的事是機會不平等嚴重,這會造成階級不流動。

社會階層如何區分?

依照成就地位、教育程度、收入…等。有些人憑著努力爬到高處,這是因為機會不平等的嚴重度不高,才能做到,例如北歐。有些人根本使盡全力也爬不出貧窮階級,這就是社會的結構問題,機會不平等太嚴重。

社會不平等造成社會信任降低、社會流動機會降低、甚至是去民主化、中下階層去擁抱極權。信任與相互性崩潰,就會成為「每個人對所有其他人的戰爭」,互不相信,互相嫉妒。

為什麼貧窮的人不努力?

  • 貧窮家庭可能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重大事件、生理障礙造成經濟劣勢。基於社會正義、公平立場應給予協助。
  • 歸因可能有個人(不努力、亂花錢、不工作)命運(身體不好、得癌症)、結構(工作機會少、台灣沒那個環境)…等,有太多種可能了。
  • 主流社會常認為貧窮人是自作自受(例如美國)因為自己不努力才有這樣的下場。但其實很多人也努力追求成功、向上流動,只是認同這樣的主流目標卻沒有對應手段(創新者)只好去賣毒品以求生存。
  • 社會階層和收入多少無關,例如教授沒賺很多錢、但是階層高。或者是特種行業女性可能賺很多但是卻常被歧視。

我們不宜用譴責貧窮者的觀點來解釋「貧窮發生」的原因,更不該將所有貧窮的責任歸給窮人本身。

台灣的貧富差距沒有美國嚴重?

  1. 政策的重分配效應,例如全民健保等社福政策。
  2. 產業結構由農轉工,促使很多黑手或下層階級翻身。
  3. 發達的國營事業,避免財團壟斷。

為什麼窮人不理性?

  • 窮人常常忽略生活上面對的問題(例如:小孩的預防針注射)更甚的是忽略長期的重要問題,而只是關注在食物、房租等立即的問題。
  • 因此他可能去借高利貸,下個時間點就馬上增加負擔了但他們還是會去做。
  • 同樣的,忘記帶小孩打預防針,未來也可能在經濟上花出更大的代價。
  • 常見問題有:短視近利、趨避損失、擁有效果(endowment effect)、不理性計算事情發生機率、過度自信、注意力有限…等。

循環性流動?

  • 人們透過自己的成就,在社會階層之中做移動。例如一個工人階級的小孩長大後考上台大法學院。
  • 教育是社會流動的必爭之地,個人教育絕對是影響流動的關鍵。
  • 但比較麻煩的是,通常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家庭出身背景)是主要影響,而這是自己不能改變的,類似無知之幕的概念。

社會階層化的解釋

  • 功能論:將社會視為一個有機體,成員來來去去,但是每個味值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不同人補上而已。大家站在這位置、並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對社會運作同等重要。這樣的思路的話,誰在哪個位置、誰高誰低就不是個議題,大家也不會歧視。因為難的事情他們一定有花特別努力投入的時間,而簡單的事也有適合的藍領階級用勞力去換。這牽涉到「實質的酬償」「愉悅娛樂」「自尊與自我實現」等等。

  • 衝突論: 主要就是在打臉功能論,認為他講的都是在接受「現存狀況已經是好的、是有功能的」基礎才發展的。也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認同醫師律師都應該有高薪水、高名望,然後才發展出功能論這論點來合理化階層的重要性。

References

  1. 台大陳東升教授 - 社會學甲

  2. (網路上別人的上課筆記)boooozhi@Medium

  3. 阿拉伯之春

  4. 敘利亞「內戰」的那些「外國」們:列強各懷什麼鬼胎?國際大風吹EP5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Negotiation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