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 作者: Erving Goffman 高夫曼
- 類別:台大藍佩嘉老師的課程「社會心理學」參考用書
明貶者、可貶者、知情者、自己人
污名有兩種分類,一是明顯遭貶抑者,另一種是可能遭貶抑者。相似的詞有「自己人」就是共同承擔同一個污名的人,還有另一個則是「知情者」例如:聽障學校的老師。 本書討論的都是混類接觸(就是正常人跟受污名者接觸),而對這種接觸的預期,會導致雙方可以安排以避免接觸的尷尬。
故事:咖啡色與藍色領巾的社會實驗。在小學的教室,咖啡色代表的是弱勢然後任意其他學生取笑,到了下週再換成藍色是弱勢,實驗證明,小朋友(以及基本人性)對於污名與霸凌行為合理化的慣性。
污名者的特質
- 受污名者做的小成就,會被正常人放大好幾倍當成顯著的成果。例如低學歷的人找了社會學文本來看。
- 受污名者犯下的小錯,會被無理的歸因於是他污名的直接表現。
- 你的污名發生在我身上不一定會是污名,例如殘障者去玩溜滑梯會擔心別人眼光
- 受污者透過污名獲得間接的好處,除去污名後反而會不自在。
故事:「入會的反覆循環」例如加入睪丸癌的同溫團體,一起向神祈禱。人們常接受後拒絕,不斷反覆多次的信念擺盪,因為擔心加入之後就不再是正常人而有所掙扎。
實證標記、個人身份
一個人的獨特,取決於他的實證標記,在小型與長期的社交圈的前提,裡面每個人都可以假設他為獨特,這些獨特的人所擁有的就是「個人身分」
某些實證標記會造成道德與現實的兩難,例如醫療身份卡:精神病患者需不需要在求職時提供他的診斷結果?會不會更加重了受污名者的被歧視?
矇混通關
- 如果人具有可能被帶來污名的困擾,但目前不被人所知,也就是在徹底保密跟徹底公開的兩個極端之間的可能性,污名者小心隱藏自己的污名,稱為矇混通關者。
- 矇混通關與各式勒索緊密相關,透過打聽獲得的的污名證據將能夠大大傷害受污名者,勒索者警告若不服從、就揭露這些不利的事實。 例如:警察可能為了官商勾結,讓娼妓業合情合理的在城市角落存活著,但另一方面也打壓這群娼妓不給他們做像良家婦女一樣找工作的嘗試。
- 矇混通關者常希望維持匿名生活,擔心若有人認識他會造成個人身分揭露的困窘。為了不被揭露,可能造成已謊圓謊、得揭露其他的訊息以避免被拆穿。
- 矇混通關者希望隱藏障礙,也同樣希望自己人能隱藏他們的障礙,這樣能讓自己更不被暴露。
矇混通關者最感到痛苦的是,必須對自己的污名身份發表攻擊性言論以證明自己不是那樣的人。不參與這樣的毀謗會讓自己身陷危險。例如男同性戀者希望矇混通關地參與聚會,他可能在別人嘲笑同性戀時也附和地跟著嘲笑;或者是當話題聊到自己跟女人性愛的戰績時,他們也會跟著捏造自己的戰績,以避免自己被揭露。
道德生涯
受污名者的道德生涯會經過一段類似正常人的「社會化」,共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轉捩點是學習矇混通關,下一個則是在他經歷一連串艱苦學習隱藏後,逐漸覺得對矇混通關感到不屑、開始接受並尊重自己,也就是自願性揭露。這個階段是最成熟也最終的階段,優雅而適應良好。
閱讀空氣:社會角色的錯置
日本詞, 就是預期觀察其他人來做出符合他們期望的事情,他們稱呼不會閱讀空氣為 KY,指搞不清楚狀況之人。「白目」。日本是個典型的群體主義社會,非常注重你和他人的關係。
掩飾
跟矇混過關不一樣,他是在污名者準備公告他的污名時,花費心力希望污名不要被放大。目的是減少別人的緊張、還有讓兩方地位沒有這麼懸殊。舉例來說,弱視者會故意不在別人面前閱讀、因為要把書拿很近會很明顯。或者是盲人會刻意面對說話的人,即使這樣並看不見對方,因為希望對方有感受到正在維持一個「正常」的談話互動。
什麼是自我的連續性?
莊周夢蝶一書提過,我們應如何意識到我還是我自己,而不是變成了另一個人?這稱為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就是在回答以下問題:怎麼判斷我還是原本的自己?通常來說,性格的改變+道德改變(對事物的對錯判斷)會是自己的身份不連續性的重要依據。
丑角化(Minstrelization)
是指說受污名者在正常人面前,為了討好對方而表現所有這個污名下的負面特質,讓自己被強化成了小丑角色。例如矮小症患者的知識份子女性,在新朋友的聚會也常會刻意扮演「侏儒」一般的弄臣,只有在很熟的朋友面前才能當真正的女人。這樣的丑角化會讓他感到悲傷而孤單,並加重自己污名的認知。
當然也有反向的「裝正常」也就是「去丑角化」。例如男同性戀可能裝作非常有男子氣概、刻意地聊女人話題,或是參與很多自己並不感興趣的球賽場合,諸如此類,雖然希望欺騙自己、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接納,這會讓人很挫折。
戲劇化
丑角化讓我聯想到藍佩嘉老師上課提過的戲劇化(Dramatization)。例如:家務工如何表演謙卑?像是使用敬語您、甚至更戲劇化的讓他們穿傭人制服,尤其是仲介貼的廣告,讓這個謙卑感很戲劇化。思考如果家裡有客人來,以為傭人是婆婆/是女兒啊,這樣的地位錯置會讓雙方都非常尷尬。穿著打扮讓地位差距能被高度可見,但也增加了污名。
第二個戲劇化的例子則是女性外科醫生呈現「負面的理想化」,假設她第一次和很好的男生相親,為了怕對方被嚇跑,多數人會佯裝成不富有、或是沒有什麼思想的模樣。講說「我在醫院上班」讓人家以為是護士,也就是一種行為資訊的管理,這樣的戲劇化演出和自己的內心所想產生衝突。
「戲劇化人格」違常是人格違常的一種,又稱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常顯得不成熟、情緒不穩,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表現欲。他們富含敏感而誇張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喜歡成為被關注的中心。誇張、情緒爆發、甚至自虐傾向是戲劇人格的幾大特點。往往很難用正常方式與他們溝通,因為戲劇人格者對真實有許多歪曲的體驗。他們極度重視他人的贊同和保證,卻又善於玩弄、威脅別人。
受污名者的破冰
受污名者辛苦之處在於,他們需要應對正常人與之互動時的緊張與不安,每天都需要「破冰」以展現自己好像很超然、能對自身狀況泰然處之一樣。表現得就事論事、好像在談論別人的污名,或是說讓人覺得他很愉快、直率、坦承接納自己。這並不是簡單的事,尤其是還沒有接納自己、但又必須要和正常人互動時,這樣總會造成一昧迎合對方而迷失自己。
有名無實的正常性
舉例來說,大家看到視障者上台演講,就會預期說你要講的是什麼精神支持你繼續活下去,或是視障者有什麼樣的不方便、而你的毅力讓你怎麼克服等等。只要你完成這些正常人眼中的「視障者」,妳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視障者,不會讓正常人感到不安。正常人總是害怕你反映出來的跟他原本認知的不同,以確保他們能夠心安理得的肯定自己對污名者的觀感: 「嗯,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啊,他這麼慘都能做到了,我也該和這樣努力的視障者學習」。
生活故事
- 最近看到之前在美國認識的同齡朋友現在在北京清華大學交換(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我很好奇身為一個移民二代、爸媽都是中國留學生,而自己生在美國,是中國臉孔但不會講中文,這樣的美國人到了清華大學之後,在如此熟悉而陌生的環境是什麼感覺。我尤其好奇的是他看待中國人的心態:在這個書院我相信他身旁都是高知識份子、英文是母語、來自歐美強國。那他走出書院後,看到北京的貧富差距、還有大眾對於中共的思想崇拜、對公共議題的冷感、習慣言論箝制和網路牆屏障…諸如此類,他會怎麼理解這樣的狀況?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認同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家嗎?
- 最近看了柯市長的共融式遊樂場影片。之前學過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論」也看到物理治療 (PT) 的台大學生留言強調「早療」(儘早提升發展遲緩或發展障礙兒童的技能,特別是0~6歲)對於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共融式遊戲場」(Inclusive Playground)是指能提供所有兒童一同玩樂、遊戲、發展能力的遊戲空間,這裡指的兒童包括一般兒童及具特殊需求之兒童(例如自閉症、心智障礙、肢體障礙、視覺或聽覺障礙者等)同時,年長者、成人、兒童都可共同參與。這樣的設施需要多種專家的參與,包含職能及物理治療師、心理師、特教(早療)老師及藝術治療師、無障礙、遊戲場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