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Man v.s. Markets》金融市場比喻
- 作者:Paddy Hirsch
- 目標:了解貨幣、銀行、聯準會、財政部…等金融體系
五。貨幣
- 信用狀:(英語:Letter of Credit,常用縮寫:L/C)開狀銀行循顧客(即開狀申請人)之請求與指示,向第三人(即受益人)所簽發之一種文據。在該文據中,銀行向第三人承諾,對於該第三人所簽發匯票將予以兌付。(i.e., 類似支票。寫一個金額、銀行收到後會承諾把錢給對方)
- 法定貨幣是怎麼出現的?要先回溯到以物易物、接著出現了貴金屬交易(具備稀少性)、接著出現了票據(i.e., 上面列出要把多少貴金屬給對方,票據有寫就有效力)、接著出現紙本貨幣(i.e., 國家在金庫裡保存貴金屬,已兌現他們所發行的每一張紙幣的承諾)、接著發現這樣會通膨、因為貴金屬不足、需要找到更多資金才能發更多鈔票。最後才由國家發行法定貨幣。
- 資金避風港:當賣壓太大的時候、供過於求大家都想脫手、例如通縮,此時投資人會拋售資產去買避風港(例如貴金屬)也因此少了投資、企業不再成長、最後造成進入蕭條。
- 哄抬物價 v.s. 通膨:前者是東西具有稀少性,同樣的量由更多仍競爭因此價格俵高。後者則是不具備稀少性,而是需求變多造成供給變多已達成平衡。例如有一堆新的幼稚園同學搬進台北文山區、每天都在附近買糖果,這時店家可以把價格賣更高、因為有更多人想買了。基本的供需曲線。
- 適度通膨可以促進就業。有消費就有能力帶動產業環境。
- 轉向成「不用親手碰」的貨幣模式:就像華爾街一樣、大家在電腦按鍵盤、然後銀行內部的金庫就開始把你們互相的錢轉入轉出
- 這些紙鈔在銀行與銀行之間或相流通時(例如有運鈔車把錢載著)如果發生意外(例如運鈔車被劫財)就由銀行承擔風險,而不用由兩方投資人負起風險
六。銀行
- 基本玩法:建立信用、低利率讓你存款、高利率把錢貸放出去
- 為什麼貸款能促進經濟?可以想像成貸款能夠創造貨幣,假設我把 100w 存入銀行、然後銀行拿 90w 出來給 B 先生貸款跟 BMW 買車,然後 BMW 賺到錢之後又把 90w 存入銀行、然後銀行又拿 81w 出來給 C 先生貸款投資…。原本只有 100w 貨幣的,但此時我的存簿明確寫著我有 100w 而且我要拿隨時也都可以拿,同樣的 B 先生手上拿的 90w 也是貨真價實的錢、還有 C 先生的 81w 也是。其實系統並未出現任何新貨幣、就是那 100 w 而已,但是以購買力來說,原本的 100w 產生了將近 300w 的產值,透過經濟體引發了漣漪效應。
- 有些銀行會辜負信任:不小心貸款出去太多給不可能還錢的人(例如次貸危機)結果當其他客戶要擠兌時,你沒有錢還他們。
- 什麼是擠兌?大部分銀行其實都把你存入的錢只留下 10% 當作預備金,其他 90 % 都拿去投資。平常要一次領出的客戶少所以還能應付,但當發生擠兌(i.e., 一群人衝去銀行、要求把全部存款領出)就會發生銀行破產、給不出錢。若要生出錢、他們必須做變現(liquidate)投資、但這需要時間,而且還是會損失。
- 什麼是後擋?為了塑造銀行的信任,讓消費者敢去存錢,政府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簡單來說就是銀行會去申請成為有投保的銀行,讓你存款的時候會有存款保險,這就稱為後擋。這是為了提升客戶對銀行的信心。
商業銀行 v.s. 投資銀行
- 商業銀行又稱為零售銀行,通常在做的是存款貸款,對象是一般的個人或是企業。很多在地的小銀行都屬於這種,給當地的小公司。
- 投資銀行不接受存款、而是做交易與從中收取手續費(投銀主要收入來源)。他們從事「資本市場業務」:債券與股票市場的活動,當你想在這些市場募資、就可以去找投銀協助。
- 投銀也善於給有錢人或有錢企業做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幫他們做投資建議、或是幫他們買進買出。(i.e., 投銀通常不提供一般消費者之用)
- 投銀甚至幫企業提供「併購」(merger and acquisitiion, M&A )建議,跟企業說要買下哪間競爭對手、或是跟誰結盟。
- 最有名的投銀例如: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雷曼兄弟。
- 也有精品投資銀行(Boutique),就是業務很專精的投銀、例如專做電影業、電信業。
商銀可以做投銀的事情嗎?
- 1933 年美國銀行法規定,商銀不准做資本市場業務(i.e., 投銀主要做的事)、同樣的投銀也不准做存放款(i.e., 商銀主要做的事)。
- 原因在於:監理單位擔心如果商銀做了投資銀行的資本市場業務,結果沒拿捏好會危及一般客戶或企業的存款。因此他們主張把這兩類活動分開來。
- 直到 1999 年,這個條款被撤銷了,現在大部分銀行都是兩種功能兼具。
同類拆款、附買回
- 同類拆款:指的是銀行彼此之間借貸、時間很短、可能一星期、也可能不到 24 hrs。越高階的銀行(e.g., 投銀)越容易有同類拆款,像是華爾街的投銀就很多。
- 做這種同類拆款的動機在於,每家銀行都有可能坐擁一些過剩現金、或是都有可能短缺一些現金。因此銀行之間就把這些多餘現金借出去一個晚上、賺回一些微薄報酬。
-
附買回(repo)專指的是隔夜(i.e, 24hrs 之內)拆款,時間很短的一種貸款,流動性極高。「附買回」指的就是需要現金的銀行、把某些證券賣給另一家對手,然後出售時附上協議,說明我一定會在沒過多久後買回這些證券。
-
銀行體系就像是經濟體的引擎,而銀行同業拆款市場則像是油幫浦、像潤滑劑讓整部銀行體機器的每個零件(i.e., 一家一家的銀行)都能平順運作。
- 中央銀行:導引政府貨幣流向銀行體系。在美國的央行就是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八。聯準會、財政部
-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Fed)就是聯準會,跟財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sury)不同,職責也不同。
- 常常看到「政府」印鈔票、買賣公債、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利率、挹注貨幣到銀行系統…這些被混為一談,但這幾項其實是兩個單位各自做的!
- 財政部: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的代理人。監督政府如何花錢、還有如何透過徵稅流回政府。政府補助開支(公共支出)都屬於這個。會被「參議院」監督。
- 聯準會:貨幣政策(money policy)的代理人。利用買賣公債讓貨幣流入/流出銀行系統,以增加/減少企業投資,鼓動/降溫市場。運作獨立不被監督。
- 聯準會以及財政部的共同目標就兩個:降低失業率、維持物價穩定
- 財政部減稅:企業有更多資金可運用、去聘用更多人、做更多投資。一般人民有錢消費、協助企業成長。
- 確保貨幣供給流通?How?
- 把聯準會比喻成黑道首腦 Eddy,在每個地區都有個小隊長、底下帶一群街頭混混。
- 隊長們的營運所得、會撥出 10% (或更多)給 Eddy,由他來掌控。Eddy 則會給他們定期生利息、還有也可以借錢。
- 假設某天發現街頭混混都沒在工作、都在玩樂。
- Eddy 檢討原因,可能會發現是因為自己利率給太高了,導致隊長們不需要派大家出去工作、只要把大部分存錢起來、讓他生利息就好
- 於是 Eddy 把利率下降,讓隊長們不得不把錢領出去投資在街上。
- 這個故事就是聯準會發現,系統裡的流動貨幣不足時,她需要增加貨幣供給,讓更多人能夠就業同時不會通膨。
- 各個隊長就可以想成「各家銀行」,他們必須保留一些存款在聯準會,稱為「聯邦基金帳戶」
- Why?安全緩衝,避免某銀行燒光現金,可以從這帳戶拿出來頂一下;如果哪家銀行沒足夠現金完成法定準備標準(i.e., 法律上規定的銀行,應該有多少錢錢)可以透過在隔夜拆款市場借貸來挽救,也可以跟聯邦基金帳戶借錢,兩者皆可。
- 聯準會訂定「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因為不能直接調整各家銀行利率、他們自己會訂自己的,所以只能盡量影響。最後各家平均則稱為「聯邦基金有效利率」
- 公開市場操作:為了影響有效利率逼近目標利率的各種手段,看之前上篇的筆記
- 初級市場交易商(Primary Dealer):承諾為政府公債造市(make a market)的銀行。政府出售的多數公債都被這幾家銀行買下、然後再轉售給大眾,是個享有特權的單位。代價是,當聯準會要他們把債券賣回給政府(i.e., 讓現金流入市場)、還有根據附買回協議要買入債券(i.e., 讓現金流回聯準會的池)都必須照做。
- 舉例:假設聯準會發現失業率上升
- 代表系統需要更多貨幣
- 聯準會釋出新的目標利率,比目前的有效利率低 1%
- 執行附買回協議,要求初級市場交易商把債券還回去,然後把現金 (e.g., 500億 USD) 流入市場
- 銀行拿到大把現金在手,就只好拿去投資房產、企業之類的
- 調高目標利率:假設貨幣太多,信用太廉價導致貸款非常容易,甚至物價上漲,那就可以調高目標利率,透過初級市場交易商買回債券的方式、以收回一些現金
- 因為初級市場交易商買進大量債券、貨幣被大量收走,聯邦基金池的貨幣增加
- 貨幣變少,銀行借錢的成本變高、利率增加
- 成本轉嫁給企業、企業在轉嫁給消費者,抑制了企業與個人的借貸。多存錢
- 貼現窗口:有時候公開市場操作效果不如預期(e.g., 聯準會做出買賣債券)需要其他手段。例如貼現窗口。
- 舉例:黑道老大 Eddy 現在想調整隊長們存入儲備帳戶的金額,藉由堅持讓各個隊長僅能存入一成的資產,多餘的現金就必須另謀投資。讓他們受不了去做生意
- 也就是說,不用為了怕時局危險而提高利率,讓自己多賺一點。而是改成說利率不用動、但限定只能存一成更能夠治本(大家都想存錢當安家費,但你不給他們存,只好去投資)
- 如果聯準會想要也可把錢借出,透過「貼現窗口」 。就跟一個人走到銀行的櫃台窗口借錢一樣,只是貼現窗口的單位是聯準會。
- 危機時刻(e.g., 911 恐攻)各家銀行都會透過貼現窗口、來大借錢一波、以避免週轉不靈倒閉。
- 銀行通常不會用到貼現窗口,因為要提出政府公債當擔保品才能拿到貸款,只有很緊急時(e.g., 沒人願意借給你 OR 大家都自身難保都在囤積錢)
- 聯準會把債務買下來?
- Eddy 發現各家的隊長都不推動生意:因為警察抓得兇、所以都不敢出來闖蕩
- Eddy 想到一個方法,現在外面很多民眾其實都有欠各家的隊長錢,而且都不還錢。這代表隊長們都沒有營運的成本可以用,這也是啥生意都不能做的原因之一
- 所以 Eddy 決定把隊長們手中的債務買下來,讓他們手上多點現金,這樣好做生意
- 然後 Eddy 自己去找外面民眾收錢,跳過隊長這一層。隊長們只要乖乖聽話去做生意就好
- 民間資產:民間機構的貸款,跟政府資產(e.g., 美國政府公債)相對應
- 如果聯準會希望銀行多借出錢給外面企業,唯一方法就是向銀行買入貸款(e.g., 民眾的房貸、企業債),藉此釋出資金供銀行貸放。但這些行為有風險,如果民眾還不出來(e.g., 2008 次貸危機)、聯準會就會損失,然後損失的都是納稅人的錢,反而讓那些把高風險貸款賣給聯準會的銀行賺到了、自己沒虧損到。
- 因此這種由聯準會向銀行買債(買貸款)的行為只有在景氣很糟時才做
- 保持經濟環境適度流動:
- 假設美國是個游泳池、旁邊有個蓄水池。裡面的水是「固定數量」的貨幣
- 游泳池就是自由市場上的貨幣流通。
- 旁邊的蓄水池,他是銀行系統、儲存了部分現金,這些就是銀行手上的儲備金(e.g., 民眾來存錢,銀行把民眾的 10% 留下來、90% 貸款出去)
- 聯準會站在泳池旁,按開關控制裡頭水量,防止蓄水池流入/流出泳池的量太大或太小
- 舉例來說:如果經濟蕭條、沒人想投資、都現金存入銀行,而且銀行也不想把錢貸款出去。這樣泳池就見底、而蓄水池則非常滿。這時候的解法就是放一些水出去。
- 「量化寬鬆」(i.e., 俗稱的印鈔票)是什麼?
- 以上範例都是系統內固定水量(單系統的均衡)
- 現在有個作法:把水從蓄水池抽出來、放到一個水桶裡,減少整個系統裡的貨幣數額。做法就是附買回協議,直接讓整個系統水量變少。
- 相反的,也可以透過附買回協議把貨幣注入系統,從水桶裡倒回去、讓整個系統水量變多。
- 但是,並沒有增加額外貨幣,因為都在水桶跟蓄水池之間(兩個系統均衡)。「附買回協議」不影響總量。
- 但如果這套系統沒用,例如所有貨幣都留在銀行裡不出去了,這時聯準會就會用激烈手段,加入更多貨幣讓他滿出來、勢必要灌入泳池內。這稱為「量化寬鬆」,也就是俗稱印鈔票(注意:不一定要真的去印,可能是銀行數字改一改而已)
- 政府說鈔票值多少、就值多少。所以雖然印了很多、憑空製造貨幣,但卻能讓他價值就是鈔票上寫的價值。
- 怎麼印鈔票?
- 其實不會真的印,就像控制利率做法一樣: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買進債券、讓錢流入市場
- 至於跟控制利率的差異在於,控制利率是讓泳池、蓄水池之間互通。
- 量化寬鬆的目的則是在系統中注入額外數量的貨幣,用的不是系統已有的貨幣、而是透過售予銀行信用來創造新貨幣。
- 就像拉一條水管到蓄水池、把蓄水池裝到滿出來、水就一定會流進游泳池。印票就是這種激烈的手段,強迫貨幣流入市場。憑空挹注貨幣進去。
- 也因此,很多國家想營救國債問題、或是領導人自私印鈔票,都會導致國家滅亡(貨幣貶值、通膨)
- 從 2007 金融風暴後,聯準會透過量化寬鬆印了 2.7 兆美元。實務上的操作,則是向初級市場交易商購入大量債券,這樣一來、各家銀行就有大量現金,雖然聯準會買了很多不想要的債券就是了。
- 如何處理創造出來的多餘貨幣?就跟可以憑空創造一樣、聯準會也可以讓錢憑空消失!
- 把公債賣給初級市場交易商、貨幣回到聯準會手上
- 可以把這些錢移轉到他處、讓他留在體系裡。或是也可以直接「刪掉這筆錢」,讓他完全消失。
- 要怎麼讓錢完全消失?聯準會說了算,基於附買回協議可以讓錢直接回到手中
- 假設小豬跟豬二哥的情境:小豬是聯準會、豬二哥跟豬大哥是某家初級市場交易商銀行
- 小豬建議豬二哥去買 200 元的吉他、並且認真發展音樂事業以此賺錢(這是聯準會希望銀行做的事項)
- 但豬二哥手上只有 150 元,還有一張他借給豬大哥 50 元的借據
- 豬大哥暫時還不能還錢
- 因此,小豬決定把那張借據收走(i.e., 把公債收回、現金流到市場)、發動附買回協議,把現金 50 元給豬二哥讓他去做指定的事。
- 唯一的要求是,如果小豬要求,他必須在任何時候把借據買回去。
- 如果銀行不聽聯準會的話、只為自己利益著想怎麼辦?
- 小豬發現豬二哥買了琴都不練,很生氣,決定討回他的 50 元,把借據還他
- 豬二哥只能乖乖還錢,並把借據拿回來(50 元回到聯準會手中了)
- 對豬二哥來說, 50 元就這樣沒了(i.e., 這筆 50 元在市場上完全消失了、回到聯準會手中)現在小豬想把這張 50 元鈔票燒掉也可以,繼續移轉到他處也可以。
- 小豬利用量化寬鬆,也就是類似「印鈔票」、附買回協議把債買走把錢流進市場,希望幫助豬二哥,因為他要他達成某個目標。他希望豬二哥用特定方式去花這筆錢。
- 聯準會之所以挹注額外貨幣到各家銀行,就是為了這目標:更多現金到銀行手上,降低銀行放款利率,讓借款人成本低一點,打開投資借貸的僵局。但,如果銀行不聽話呢?
- 銀行可能滿手現金、不肯把錢貸款出去,只為了讓自己資產負債表好看一些。
- 這是聯準會力量有限之處,不能讓政府機器干預自由市場太多,要確保政府與民間能共享力量。
- 當經濟走下坡、銀行很可能會先顧自己利益,這時聯準會的操作效果就不大了。因此頹勢很不容易挽救。
九。消費性負債、證券化、影子銀行
股票小常識
股票股利、現金股利
- 股票股利 是企業經營初期,以及擴張前的一種財務手段。
- 現金股利 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給股東
- 從實際案例觀察,一隻成長股(i.e., 有在成長的股)在成長前期通常會配發股票股利、較少配發現金股利。但是切記不能用發放股票股利,來判斷一間公司是不是成長股(邏輯謬誤)
- 例如:台積電 (2330) 在2002年以前,都只發股票股利,不配現金、擴大股本。在2008年以前,是以股票股利+現金股利為主,之後才改採穩定的配發現金股利。
- 發放股票股利最大的意義,是讓公司股本膨脹。股本膨脹後,公司可運用的資金變多,但公司獲利也必須等比例以上成長,否則投資報酬率反而會下降,影響股價。
- 舉例來說,股本如果膨脹 10%,公司獲利能力也要提升 10%,每股分配到的盈餘才不會下降。
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
- 白話翻譯就是「每一股賺多少錢?」股價跟公司獲利能力直接相關,而 EPS 和股價是絕對呈現正相關的。
- 其他條件相同下,以下兩間公司選哪一間比較有利?
- 公司A. 年淨利5000萬元,總股數1000萬股 -> EPS 5元
- 公司B. 年淨利2000萬元,總股數200萬股 -> EPS 10元
- B公司雖然淨利較低,但每持有1股B公司股票,獲利可以高於A公司。
- 如果一間公司過去到現在 EPS 的值持續地成長,那股價通常也會水漲船高
- 這裡都還沒提到「股價」是啥,只是看公司獲利能力而已,也還沒考慮成本
- 台灣因為比較盛行發「現金股利」,將公司獲利發還給股東,因此許多獲利、配息穩定的公司,EPS 通常變化也不大。
- 要小心獲利和現金流的落差。EPS只反應了「獲利能力」,但會計上「損益表」的獲利,不代表實際有現金流入。必須同時搭配「營業現金流」、「自由現金流量表」上的數字觀察。
- 例如賺了100元,但實際現金流入只有30元,這種狀況就有危險,也許是存貨或者應收帳款過多
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P/E Ratio)
- 又稱為市盈率,就是「成本和獲利的比例」。是「每股市價 P」除以「每股獲利 EPS」,通常作為股票是便宜或昂貴的指標。
- 第一個意思是,當股價在低檔但獲利維持在高檔時,本益比低,這檔個股可以逢低買進;
- 相反地,當股價飆高但獲利並未跟著成長,本益比高,表示股價脫離合理價值,應逢高獲利了結
- 這個公式隱含的第二個意思是「這家公司每賺一塊錢之後、投資人願意投資的金額」。舉例,當一家公司的EPS為1元,而股價為15元,表示公司每賺1元,投資人願意出15元投資。
- 如果將本益比倒過來看,就是「投資報酬率」的概念,表示投資人花15元投資一年後,公司會幫投資人賺取1元,也就是6.67%的報酬。
- **投資報酬率 **( Return of Investment 簡稱 ROI = 投資淨損益 / 總投入資金)
- (補充:公司如果從每股賺的這10元中配發6元現金股利,那「現金殖利率」就是6%)
- 假設兩間公司業務性質接近,EPS 20元的公司一定比EPS 10元的公司好嗎?其實不一定!
- 只有比較不同公司的EPS高低沒有意義,要同時考慮「股價」和「本益比」才有意義
- 理論上EPS賺越多的公司,股價也會相對越高。因此,在評估時我們不會直接看EPS高低,而是用本益比(PE Ratio)做判斷。
- 本益比(倍) = 股價/EPS。例如公司 A 的股價200元,然後預估未來每年的 EPS 是 10元,本益比就是20倍。
- 本益比又可以把它當成「回本所需的時間」,20倍本益比相當於投資20年回本,這數字越小相對越值得投資。
本益比用的是「過去歷史 EPS」所以其實會有誤差
- 雖然說考慮股價時,當下本益比越小越好,但通常也要考慮獲利的「未來成長性」
- 注意!正確的本益比公式計算應該使用「預估未來EPS」,但現實中我們大多是用「過去歷史EPS」一般而言我們無法預估未來EPS,因此你在網路上看到大多的本益比都是用「過去歷史EPS」而不是「預估未來的EPS」。
-
虧損或是獲利高低很不穩定的股票,不適合用本益比評價。如果EPS數字是負值或無法回本, 那就失去本益比用來評估還本時間的作用了。
-
公司賺的錢不一定會還給投資人,公司往往需要永續經營,所以會進行再投資
- 買本益比越低的股票越好嗎?把本益比數字倒過來就是「報酬率」。
- 獲利越安全穩定的公司,市場傾向給它更低的報酬率,也就是更高的本益比。
- 當成長性越高,本益比通常也越高,用歷史本益比通常無法反映未來成長性。許多成長性強,或安全性強的公司,用「歷史EPS」(而不是未來EPS)算出的 P/E Ratio 會比較高,但實際上不見得比較貴。
- 假設A公司股價都是100,去年EPS也是10元,未來EPS則是維持不變(10、10、10…)。
- B公司股價200元,去年EPS是10元,未來每年EPS成長2元 (12、14、16…)
- 用歷史的EPS(i.e., B 的 EPS 用 10 元,而不用 12, 14, 16…)計算 P/E Ratio,A公司本益比10倍 (10 = 100/10),B公司本益比20倍 (20 = 200/10,需要 20 年才回本) 乍看之下是A公司比較便宜?
- 如果按照回本速度,A公司則是需要10年回本,賺回100元。B公司呢?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180 ,九年就已經賺回 180 元,第十年的時候就已經超過回本金額 180 + 30 = 210 > 200
- 所以 B 公司其實只要「 9 年多」就能回本,賺回200元,根本就不需要到「 20 年」才回本,比
- A 公司還快!映證了用「歷史EPS」(而不是未來EPS)算出的 P/E Ratio 會比較大、錯估說要花較長時間回本。
基本判斷標準
- 假設未來EPS都差不多,一般你會在書上看到本益比的判斷標準如下:
- 本益比高於20算貴 (報酬率低於5%)
- 本益比在15左右算可接受 (報酬率6.6%)
- 本益比低於12算便宜 (報酬率8.3%以上)
- 但實際上這個標準,並不能概括於所有股票,最重要仍是要看安全性、成長性。
- 觀察一間公司股價高低可以參考它「自身歷史的本益比」,以及「同業的本益比」
- 只用單一數字篩選,例如本益比小於12,會遇到的問題是:若一間公司成長性差、穩定性低,本益比小於12實際上很昂貴。反之若成長性超強,那本益比就算 > 30倍也可能是撿便宜。
案例:看重未來不管現在的 AMZN
本益比和未來漲跌沒有絕對關係。一間公司股價未來漲跌,只和它的成長能力有關
- 舉一個超級極端的案例:Amazon(AMZN)
- 這間公司營收每年都在成長,但EPS卻很低,因為老闆把獲利都拿去投資未來
- 公司的本質是有能力賺錢的,這點有反應在股價上,年化報酬率超過30%
- 但並沒有反應在EPS上(EPS 只看得到當下今年的),因此若用本益比公式會有一些誤解。
案例:高本益比的成長股可能有衰退風險
- 成長性高的股票很可能代表大眾預期它有持續成長的能力,但那畢竟只是預期與想像,而不是事實。
- 例如有間公司過去3年成長率都是20%,你直覺上會認為「嗯。明年也是20%」當大眾都這樣預期,就會成長太快
- 只要一發現公司成長不如預期,股價就會迅速跌落
- 以宏達電(2498)為例:原本在2009-2011年間,EPS突然出現每年超過50%的成長,股價跟著上漲、同時本益比也快速拉高
- 原因:是眾人預期未來也會保持同樣成長速率。
- 結果呢?EPS不如預期,眾人對未來的成長率就會大幅修正,因此股價也會向下大幅修正。
股票市值、面值、淨值
- 市值,市場價值 market value。
- 即是俗稱的股價,為每天股票市場的行情,由市場供需及對未來前景而定。
- 面值,票面價值 par value。
- 為「印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額」,台灣股票的面值一律為每股10元。買一張是 1000 股。
-
資本額 = 發行股數 * 10;市值(market capital)則是 = 發行股數 * 股價。
- 淨值,帳面價值。
- 是股票實際的資產價值。淨值越高表示股東的權益越高。市場上一般常以每股淨值與股價相比,判斷股價是否偏低或偏高。
- 淨值是什麼呢?以新創的公司來說,就是原始股東出的錢。
- 例如:10 位好朋友,共組一間公司,每個人各出 10 萬,共 100 萬,就是這間公司的「淨值」。
- 又假設市場上就只有 10 張股票在流動,那麼每股淨值就是 10 萬元 ( 100 / 10 = 10 )
其他名詞
- 每股淨值 =(淨值-特別股股本)/ 普通股股本,為衡量企業經營績效的財務指標之一。
- 股價淨值比:股價與淨值之間的比值。另一角度看,股價 = 每股淨值 X 股價淨值比,可以回推回去
用股價淨值比算合理股價
- 以台塑為例,最近 1 季每股淨值 = 43.12 元
- 找到「加權平均最低PBR」和「加權平均最高PBR」,就是歷年最低/最高股價淨值比,分別為1.61, 2.45
- 平均就是( 1.61 + 2.45 ) = 2.03
- 套入股價淨值比公式:
- 便宜股價: 43.12 x 1.61 = 69.42
- 合理股價: 43.12 x 2.03 = 87.54
- 昂貴股價: 43.12 x 2.45 = 105.64
- 台塑是「大型績優股」,安全邊際折數我們大約抓 9 折,全部在乘以 0.9 就是結果
什麼是安全邊際折數
- 當我們在估計股票的內在價值時,雖已用各種估價法,算出個股的「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但仍然要「打個折」,才符合安全邊際的概念。
- 依照股票的規模大小,設定了安全邊際的「預設值」
- ETF ->不打折
- 台灣 50、中型 100 成分股 -> 安全邊際 9 折
- 其它小型股 -> 安全邊際 85 折
- 高風險的股票,留較多安全邊際
- 景氣低迷的時候,留較多安全邊際
- 我們的資金較少時,留較多安全邊際
ETF 是什麼
-
ETF(exchange traded fund)稱為股票型指數基金
- 指數型基金一次買進一籃子的標的,也許是各國的股票、債券、外幣等等投資商品,
- 以股票和債券型的標的為例,優點和基金一樣可以分散風險、不容易暴漲暴跌。
- ETF與基金不同的是,它不用像基金一樣需要跟銀行申購和贖回,而是可以直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因此買賣非常方便,還有最重要的是手續費很低
證券化是什麼
把債務抵押打包在一起,再重新做包裝,向投資人進行出售。
CMO 是什麼
- 抵押擔保債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是以某個私人房貸池為基準的債券。
- 由誰來擔保?不再是特定一個單位(不像房地美是由政府公家做擔保),是找一群人然後「讓不同的投資人來承受不同的風險水準」。這樣想玩大把的投資人也可以玩、玩小把的也可以玩。
- 越安全、時間越短的投資在上方,越長期、風險越高的投資在最下方。這就稱為 CDO。
- CDO 像是個玻璃杯排起來的香檳金字塔。最上方是高級的債券持有人,最低則是低級的債券持有人。每個月所有為了買房而來借房貸的人們、需要支付一些利息。這些利息就從最上面杯子流下來、最後流到底部。
- 看的是「本息償還順位」
CDO 是什麼
- 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就是種將債務「證券化」的金融衍生性商品。
- 主要的標的就是債務(主要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又有區分好、壞債務
- 好的債務即指信用良好、按期按時還款的放款,銀行可從中獲得利息(穩定收益);而所謂壞債務,則是時常拖欠、或是繳不出來的壞帳
- 而CDO 將好壞債務一同打包、切割,再由信評機構依照風險進行評級,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
- 看的是「求償權順位」
- 舉例:農夫(銀行)有一塊肥沃不均的土地(正常還款+不正常還款的房貸債務)
- 有天,保險公司(投資銀行)跟農夫說:「你土地肥沃不均,作物種下去(貸款放出去)也不知道收成會怎樣,到時候長出來的作物有好有壞,也不知道賣不賣得出去(收不收得回本金、利息),況且要等作物長出來還要很久,不然這樣好了,我先跟你收購,你便宜一點賣我吧!」
- 農夫想想也對,與其充滿了不確定性,還不如獲利早些入袋為安。
- 保險公司獲得作物採收權後,開始到處找投資人,然後切分為高與低風險的各種商品,每樣商品去找符合需求的投資人。作法如下:
- 在收成前就預先以最高的價格、賣給能優先採收長得最漂亮的A級作物(信用良好正常還款的房貸利息)的投資者;接著再降低點價格,把優先採收剩下之後,相對漂亮的B級作物賣給另一群投資者,之後便一層一層以此類推。
- 然後收成季節到了。若作物都能長得漂亮時(人們都正常還款時),那每個向保險公司購買採收權利的人,都能獲得不錯收益。
- 不過,若是收成時作物長得醜、或是長不出來,保險公司也早就把採收權都賣出去了(沒被虧到),這便是 CDO 的基本概念。
CDS 是什麼
- 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單來說,是一種用來預防呆帳和破產的「保險」。
- 只不過一般保險需要有擔保的實際對象,比方說車險就是保障你的車子,壽險則是保障你的生命…等等,你必須要有車子才能買車險,你必須要是活著的狀態才能替自己購買壽險。
- 但是CDS不用,只要任何有可能會發生「信用違約」的標的(債券、證券…等等),你都能為其購買CDS。
- 簡單來說,CDS可以看成是種避險(移轉信用風險)的金融衍生性產品,具有極高比例的投機(賭博)成分
- 舉例:你看衰希臘國債債券到期之後會付不錢來,你手頭並不需要實際購買任何一張希臘債券,卻可以大量買進希臘國債的 CDS
- 只要付給承作的銀行一定比例的保費,若最後希臘真的違約付不出錢,那麼承作的銀行就得負責賠付違約的損失,相對的,若是希臘在國債到期時正常償還,你就會損失所繳的保費。
-
再舉個例子:當你購買某間公司10億美元的公司債,假使該公司破產,那你一毛錢都無法拿回來,這時候可以去替你買進的公司債購買保險,這就是CDS的基本概念。
- 農夫的舉例:故事到了後來,有間投資公司(避險基金公司)發現了農夫這塊肥沃不均的土地
- 他便跟保險公司(投資銀行)說:「我想跟你買這塊土地產出作物的保險(信用違約交換 CDS),如果收成一直都很好,我會持續固定支付你保費,但如果收成不好,你就得賠償我。」
- 保險公司心想,農夫這塊地這麼多年來收成一向很好,這間投資公司居然主動上門想要送錢給我?有錢不拿白不拿,便接下了這張保單。
合成 CDO 是什麼?
- 合成CDO(Synthetic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堪稱財務工程學的一大發明,屬於由CDO變種(不需要有實際的資產移轉)的結構性衍生性產品,在CDS為基礎之下,混合著雜七雜八的CDO,然後以極為複雜的方式切割,之後再重組在一塊。
-
當年高盛銀行便取巧透過此型態CDO向投資大眾進行兜售,終究爆發震驚一時的「高盛詐欺事件」。
- 農夫的舉例:農地的收成總是很好,保險公司成功地把採收權都賣掉了(CDO 賺到的錢),還可以固定從投資公司那收到保費(CDS 賺到的錢)
- 但是保險公司覺得還不夠。然而,土地作物(申請房貸的人)有限,能賣的採收權(買得起房子的人)就這麼多
- 於是保險公司就想出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虛擬出一片假田地(合成 CDO),這片虛擬田地收成狀況都參照某塊真實田地,繼續以與真實田地相同的模式販賣採收權,並決定將虛擬土地作物的保險(合成 CDO 的 CDS)賣給農夫。
- 農夫買下保險的話,保險公司就有每個月的保費可以拿來用。保險公司開始買空/賣空 虛擬採收權(合成CDO)。因為這些虛擬採收權在真實農地作物採收(貸款者還款)後,也不會獲得真實的作物(利息收益),因此保險公司就去「額外買」一些真正的 A 級作物採收權(i.e., 一開始的原版 CDO),將收成後的獲利,以及從農夫那邊固定收到的保費,分給跟他購買虛擬採收權的人。
- 作物收成一直都還不錯,大家倒也相安無事,就這麼一起賺了好一陣子的錢。
- 農夫某天看到保險公司不用種田也可以賣虛擬採收權那麼好賺,於是自己也開始賣起了虛擬採收權!
- 因為他想說:反正收成好的時候大家都賺錢,即使之後作物真的欠收了,保險公司也會賠他一大筆錢,他再用這些錢來賠償給那些跟他購買虛擬採收權的人就好了。
- 果然好景不常,農夫最初手上真實的這塊土地終於已經到達極限,再也種不出像樣的作物了
- 一般購買真實採收權(傳統 CDO)的人們再怎麼虧損,好歹也能從田裡拿回一些爛瓜壞果(法拍屋)。
- 然而買虛擬採收權的人就不一樣了,因為採收權是虛擬的,他們什麼也拿不到
- Why? 因為保險公司這邊已經轉賣了農夫保障虛擬田地豐收的保單(虛擬採收權),要賠償鉅款(CDS)給農夫,造成拿不出東西賠投資人們,終於不支倒閉。
- 而拿不回保險理賠金的農夫,當然也拿不出錢賠償那些跟他購買虛擬採收權的人,只好跟著跑路
-
造成農夫與購買虛擬採收權的所有人都血本無歸(零和博奕)。
- 《大賣空》裡所謂的賣空,其實就是投銀購買次貸 CDO 的 CDS(i.e., 為了那些由次貸包裝成的 CDO 爛貨購買保險)
- 因為看衰整個次級房貸業務,銀行(房貸公司、房產經理人)不做審核、濫批貸款給普羅大眾,又採浮動利率的計算基礎
- 在利率持續上升、房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經濟狀況不穩定的民眾將會逐漸無力償還房貸,違約率亦會持續攀升,最後泡沫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