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in Brief


  • 主題:經濟用語圖鑑
  • 目標:複習以前學的總經,認識各個經濟學派演進,了解邊際的概念

什麼是經濟學

  • 最適化行為:加入市場的消費者、生產者所採取的行為
  • 生產要素:土地、資本、勞力、企業家
  • 價值矛盾:必要性高未必價值高,價值高未必必要性高
  • 效用(Utility):價值來自於效用,而不是稀少性。效用是主觀的,對愛鑽石的人來說效用很高、其他人則否。稀少性再高、對認為沒有效用的人來說都一樣
  • 經濟主體(Economic Agent):家戶、企業、政府等等
  • 經濟循環:由家戶、企業、政府…等經濟主體,分擔物品與勞務的生產、消費。成果以貨幣交換。市場是交換物品、勞務、貨幣的場所
  •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被捨棄的選項之中的最高價值
  • 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以募集所需資金。股東對負債不須負責,公司破產時,股東只賠掉資金,不用管負債
  • 生產可能性邊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X, Y 軸為兩項產品,想讓某產品增加生產、另一項就會減少生產。點處在線內是資源閒置。整條線向外側移動是經濟成長。

個體經濟學

  •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供給法則:價格造成需求、供給量變化
  • 供需平衡(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需求線、供給線的交點
  • 需求彈性:橘子的替代品很多,消費者對價格敏感,橘子是富有彈性的。食鹽替代品少,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食鹽是不具有彈性的
  • 供給彈性:搬家打工仔有需要就增加時薪、人手就來了,對價格敏感,彈性高。白菜種植想要增加供給量就沒這麼容易,播種到收成需要時間,白菜供給彈性差
  • 單一彈性:價格降低 10%、需求就增加 10%,比例相等
  • 折舊與攤銷:折舊其實就是「固定資本」的消耗,在該資產的耐用年數期間,規律地列入成本於會計之中
  • 生產者剩餘:蘋果成本 $6 賣了 $10,則生產者剩餘 = $4
  • 消費者剩餘:買蘋果預算 $15 買入 $10 則消費者剩餘 = $5
  • 社會剩餘: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

「邊際」的概念

  •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邊際」是「以現在為基準時有何改變」。「效用」則是購買物品與勞務後,獲得的滿足感。
    • 以現在為基準購買某物品或勞務一單位後,所獲得的用處或滿足感,稱為邊際效用。
  •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每增加一單位,所得到的邊際效用就慢慢減少。喝柳橙汁喝太多杯就不解渴了。
    • 消費者只在「邊際效用 > 價格」時,才會繼續購買物品與勞務。否則不購買
  •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企業增產一單位產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 固定成本:不因為生產量而變化,煉鐵廠
    • 變動成本:就是邊際成本,原材料
  •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每增加一單位生產量,會增加多少 Revenue。
  • 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每增加一單位的變動成本(生產要素)會增加多少總生產量
    • 工廠 2 人製作洋裝,一個月可生產 10 件
    • 每增加一人,可多生產幾件
  • 生產的三階段:邊際產量如何變化,要靠實測才知道。因此會有收穫遞增、生或遞減、產生損失三個階段。
  • 邊際產量遞減法則: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生產量就會增加。但是產量增加幅度會慢慢減少。例如:員工太多出現冗員,付出太多薪水成本,但沒有對應產量。
  • 邊際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的一種,分析投入生產量,會追加多少利潤。 → 針對是否要繼續生產,增加銷量等決策分析。
  • 邊際利潤(marginal Profit):利潤+固定成本
  • 利潤最大化: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就會有最大利潤 earnings。WHY?
    • 蘋果一個賣十元,也就是邊際收益 10 元
    • 銷售額很好算,就是 $10 * 蘋果個數
    • 邊際成本 = 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成本增加多少。
      • 根據圖表,當蘋果從 200 → 300 個時,成本多了 200 元,所以邊際成本 = 2 元
      • 但是當蘋果從 500 → 600 時,成本多了 1000 元,因此邊際成本 = 10 元
      • 然後蘋果從 600 → 700 時,成本多了 1100 元,邊際成本 = 11 元
      • 圖表上發現,收穫蘋果數從 600 → 700 時, earnings 反而從 2600 降到 2500 元。為什麼?因為邊際成本 > 邊際收益,例如必須支付加班津貼,成本增加的 delta > 銷售額增加的 delta
      • 合理,符合邊際產量遞減法則。增加一單位成本,產量雖然會增加、但是越增加越少。
      • 因此,邊際收益 = 邊際成本 = $10 時,利潤最高
  • 利潤最大化產量:利潤最大時的產量
  • 自由放任:亞當斯密完全讓市場主宰
  • 夜警國家:政府最小限度,只要有保護社會安全的功能就好,不用社會福利之類
  • 皮古税(Pigovian Tax):私人邊際成本+皮古税=社會邊際成本,讓兩邊平衡。不然私人成本太小的話,就會一直污染環境
  • 私人邊際成本(Private Marginal Cost)、社會邊際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
  • 寇斯定理:認為民間自發的交涉,就會解決外部成本。因為大家會出來抗議、但其實很難成立
  • 折現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
    • 因為通膨,同樣金額的價值,離現在越遠價值越低
    • 終值(Final Value):現在一定量的資金,在將來某個時點上的價值
    • 現在的 100w 存入銀行 5%,在一年後的終值就是 100 * 1.05 = 105w
    • 一年後的 100w,若是折算成現在的值,則是 100 / 1.05 = 95.2w
    • 這個 5% 就是折現率,同樣的,兩年後的 100w 若是折現成的值,就是 100 / (1.05)^2 = 90.7w

損益平衡點

  • 打平總成本,所需要的總生產量金額。
  • 銷售額(Revenue) - 總成本 = 利潤(Earning)
  • 銷售額 - (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利潤
  • 打平時,利潤為 0 ,也就是銷售額 = 固定+變動成本,就是損益平衡點
  • 當達到損益平衡點時,邊際利潤=固定成本+0 = 固定成本

所得效果、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Income Effect):價格改變,實質所得跟著改變,造成對其他物品的需求量改變。
    • 因為米價上漲,實質所得減少(畢竟米還是要買同樣的量、所以剩下的所得變少)
    • 結果買零食的需求就縮減 → 縮減其他支出來補足
  • 替代效果(Substitution Effect):相對價格改變,造成對其他替代物品的需求量改變。
    • 當米價上漲、米的購買需求減少。此時相對便宜的麵包需求增加,兩者可替代 → 替代物品

優等物品、劣等物品

  • 優等物品:預算與所得增加,購買需求也增加的產品。名牌包包、鞋子
  • 劣等物品:預算與所得增加,購買需求減少。二手包包、鞋子。季芬財也是劣等物品的一部分。

季芬財(季芬物品)

  • 價格下跌時,需求卻隨之減少的物品。例如某貧窮國家的主食馬鈴薯。
  • 當馬鈴薯價格下跌、人們因為「所得效果」,所以有餘力買肉類、小麥這些稍微奢侈的食品購買量。
  • 「馬鈴薯很便宜、想多買一點」的效果 < 「馬鈴薯變便宜,可以多買肉類小麥」的效果
  • → 總結假如是馬鈴薯消費量總數變少,則稱為季芬財

互補物品

  • 物品或勞務如套組搭配,其中一個需求增加、另一個的需求也增加
  • 電腦與軟體是互補物品

帕雷托最適邊界(Pareto Optimum)

  • 之前在賽局學過
  • 資源不管如何重新配置使用,都無法同時達成
    • 提高某些人的滿足感
    • 卻同時不損及其他人的滿足感
  • 則此資源分配稱為 Pareto Optimum

洛侖士曲線(Lorenz Curve)

  • 顯示所得、積蓄的差距時,所使用的曲線圖
  • 將家戶所得由低到高 sort,然後橫軸是家戶累計百分比,縱軸為所得額累計百分比
  • 如果社會上完全沒所得差距(超級共產),就是一條 45% 斜直線
  • 如果分配越是不均,就會是越陡峭的凹口向上的弧線

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 評斷所得、資產不平等、階級差距的尺度。透過 Lorenz Curve 所算出的。
  • 數值在 0~1 之間,越接近零就越平等,越接近一就是不平等。
  • 如果 = 1 代表,全世界有一個人獨佔所有所得與才展。此指標也常用在國際間比較所得差距。

經濟租(Economic Rent)

  • 又稱「超額利潤」,在不完全競爭狀況發生
  • 透過獨佔、規制之類的做法,賺的比完全競爭的利潤多。這些多出來的利潤就稱為經濟租
  • 例如:成本 10 元,原本麵包店賣 20 元,後來此麵包店獨佔,於是賣 100 元,也沒人可以抗議。經濟租就是 80 元,多出來的利潤。

獨佔 v.s. 寡佔

  • 獨佔(Monopoly):完全沒競爭對手,可以決定讓自己公司利潤最高的價格。例如電力公司
  • 寡佔(Oligopoly):少數大企業有絕大影響力,這幾個大企業又互相協調,謀求最大利益,不讓其他小公司存活。
    • 價格不會落在需求與供給的均衡點,而是一直高漲、很難下降
    • 寡佔市場不以價格競爭,而是品質、廣告、售後服務等競爭
  • 價格領導者:在「寡占」市場
    • 有能力決定某產品價格的那家企業
    • 其他公司都只能以他的價格來定價,例如比他定價低個 2 元
  • 卡特爾(Cartel):競爭者之間的聯合壟斷,哄抬價格,彼此都不降價、造成消費者不得不買。違法。

市場失靈

  • Market Failure,要以價格的調整機能、形成有效率的資源分配,必須有 4 條件
  • 欠缺任一個,都是市場失靈
    • 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寡佔、獨佔都是市場失靈
    • 買方賣方都掌握必要、充分的資訊
    • 資源能自由移動(例如,可以換一個縣市找工作)
    • 物品與勞務的價格是成本的適當反映
      • 麵包 $40 = 材料費 $10 + 人事費 $10 + 利潤 $20
      • 假如像是外部成本(空氣污染),他就不是個適當反映 → 就是市場失靈
  • 外部經濟 v.s. 外部成本

薩穆爾遜條件

  • 每個人為了讓全體多得到 1 單位的公共財,願意最大限度放棄多少的私有財?
  • 把所有人願意放棄的數量加總,就是全體得到的公共財支付的金額
  • 此累計金額、與生產一單位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的平衡點,就是最適當的點
  • 例如:籌資十億去蓋水庫。建設一單位公共財(一座水庫)去看每個人他們各自想負擔多少錢
  • 有些人願意負擔多、有些人願意負擔少。
  • 有些人負擔多卻享受少,有些人負擔少卻享受多(也就是搭便車)
  • → 適當的市場負擔很難估算

總體經濟學

  • 物價指數(Price Index):各種物品與勞務的價格變動,以指數表示。>100 是上漲,反之下跌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只看消費者日常購買的物品
    • 調整水電、瓦斯等公共事業費用、年金的指標
  •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美國的指標,用指數表示國內生產者的批發售價格。像是賣玉米、馬鈴薯,或是電腦汽車。
  • 所得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Income):改顫市場經濟所得的差距,縮小貧富差距
  • 累進稅制(Progressive Tax System):使用比例稅制(Proportional Tax)來算,所得越高稅金就高
  • 信用創造(Credit Creation):銀行把吸收的存款,帶出去一部分,然後再來收存存款,然後再來貸出去一部分
    • A 存入銀行 200w
    • 銀行貸款給 B 150w
    • B 把 150 拿去還給 C
    • C 把 150w 存入銀行
    • → 最後 B 也要把 150w 還回去給銀行
    • 結果銀行就有更多錢了,原本只有 A 的 200w,後來有 B 150w, C 150w → 變魔術,生出新錢
  • 中央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們的銀行
    • 政府稅金、公債,存款存到央行,央行貸款給政府做公共事業、發薪水
    • 銀行存一部分錢到央行裡,央行就可以貸款給其他銀行暫時救急
  • 附加價值(added value):新製造的物品勞務之生產金額,扣掉原本材料費、中間產品後的餘額 → 注意說「最終產品的總額」,應該與「附加價值的總額」一樣
    • 農夫做出 2w 元的麵粉,賣給麵包店
    • 麵包店做出 5w 元的麵包,其中 35000 元自己店裡賣
    • 剩下 15000w 賣到飯店去
    • 飯店的 15000w 元麵包,賣出 3w 元
    • 最終產品:35000 賣掉的麵包+30000 飯店裡賣掉的麵包 = 65000
    • 附加價值=?
      • 農夫創造多少附加價值?20000
      • 麵包店創造多少?50000 - 成本 20000 = 30000
      • 飯店創造多少?30000 - 成本 15000 = 15000
      • 20000+30000+15000 = 65000,相同
  • 通貨緊縮螺旋(Deflationary Spiral)
    • 陷入通貨緊縮時,產品價格下跌,公司減少投資、減薪、裁員
    • 原本是公司希望讓賠損盡量少。但是另一方面,這些被裁的人也開始少花錢
    • 結果就是產品價格下跌更兇,通貨緊縮更嚴重
  • 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 很神奇,一邊景氣停滯、一邊物價上漲
    • 景氣停滯、需求減少、物價下跌 → 正常現象
    • 但有時景氣停滯,薪資所得很低的時候,物價卻在上漲。這對人民很嚴重,完全負擔不了。像是衛生紙價格上漲
  • 法定存款準備金:銀行要存一部分錢放在央行,控制貨幣流通量
  • 負所得稅、正所得稅
    • 收入太低的人,會拿到補貼,就是負所得稅
    • 收入過一個門檻後,就讓補貼取消、變成收稅。收入越高,徵收越多稅
    • 解決缺乏工作意願,無法自立的問題
  • 保護性關稅:保護本國產品、對其他國產品所加的關稅
  • 財政關稅:純粹為自己政府增加稅收為目的的關稅

各種 GDP

  • GDP(國內生產毛額)
  • GNP(國民生產毛額)
  • NDP(國內生產淨額) = GDP - 固定資本消耗(折舊與攤銷)
  • NNP(國民生產淨額) = GNP - 固定資本消耗(折舊與攤銷)
  • Nominal GDP(名目國內生產毛額)
    • 不考慮物價變動影響的 GDP 是多少
    • 例如,今年比去年物價上漲兩成,然後算出來的 GDP 並沒有扣除物價的影響,那這個 GDP 就是 Nominal GDP
    • 有扣除影響的話,就是 real GDP
  • Real GDP(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 以去年為基期(base year)然後去扣除物價上漲的影響
  • GDP Deflator(GDP 平減指數)
    • 物價動向的指標, > 100 就是通膨 < 100 就是通縮
    • GDP Deflator = Nominal GDP / Real GDP * 100
  • 舉例:
    • 去年賣了 1w 個蘋果,每個 10 元 → GDP = 10w
    • 今年物價上漲 20%,而總共賣了 12000 個蘋果,每個改賣成 12 元
      • Nominal GDP = 12000 * 12 = 144000
      • Real GDP = 12 * (1/1.2) * 12000 = 120000
    • GDP Deflator = 144000/120000 = 120
  • GDP Per Capita(人均 GDP)
    • 除以人數,表示該國國民的生活水準
  • National Income(國民所得)
    • NI = NNP(國民生產淨額) - 間接稅 - 補貼
    • 也就是國民「真正賺到的所得」
  • 三面等價原則:
    • GDP 可以從「生產」、「分配」、「支出」三個面向計算,且算出來應該相等
    • 支出面就是 GDP = C + I + G + (X - M)
  • 排擠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
    • 政府支出增加(財務政策),希望促進投資。但因為利率上升,反而民間投資減少
    • 政府政策「排擠」民間的經濟活動,結果本末導置,沒幫助到國民所得
  • 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利率下降到極低時,貨幣供給量再多,都不會讓利率再次降低。因此,透過利率下降來刺激投資的貨幣政策,失去效果
  • 強力貨幣(貨幣基數,Monetary Base,基礎貨幣):社會上流通的錢、金融機構存放在央行的錢(法定準備金)相加,就是強力貨幣
    • 這些強力貨幣能被中央銀行直接控制,確保貨幣供應數量沒有爆掉
    • 因為可以讓銀行透過信用創造,產生好幾倍供應貨幣量,因此稱為強力貨幣

IS-LM 模型(凱因斯)

  • 縱軸是利率,橫軸是國民所得的多寡
  • 先看 IS 曲線
    • Investment, Savings 的曲線
    • 先想說: 投資+消費 = 國民所得,左邊是需求方、右邊是供給方
    • 也就是說,投資 = 國民所得 - 消費,要把日常消費先處理好,才會做投資
    • 也可把它看成 國民所得 - 消費 = 儲蓄,所以就是 投資 = 儲蓄 的平衡
    • 想想直觀的部分:當利率變高時,投資會變少?對,因為跟銀行貸款不容易
    • 投資變少,消費物品與勞務的需求也減少 → 因為需求方變少,供給方也只好變少 → 國民所得(供給方)也變少 → 線上的點往左靠
    • 因此,利率越高、國民所得越少。變成由左上到右下的曲線
  • 再看 LM 曲線
    • 貨幣市場供需平衡下,利率 v.s 國民所得的關係
    • L = 貨幣需求, M = 貨幣供給
    • 當國民所得增加,貨幣需求變大,消費增加
    • 因為貨幣供給量是給定的,所以利率就會變得上升(供不應求)
    • 因此 LM 曲線是由左下往右上
  • 此模型可觀察「物品與勞務」市場 vs. 「貨幣」市場的均衡
    • 財政政策:蓋鐵路,刺激投資,IS 曲線向右平移
    • 貨幣政策:多印鈔票,刺激投資,因為利率下降,LM 曲線向右平移

消費函數(Consumption Function)(凱因斯 again)

  • 消費與所得的函數 → 整體社會的消費者,是怎麼由所得的水準而定的
  • 「消費多少依照所得多少而定」
  • C = cY + b, 0 < c < 1, b > 0
  • C 是消費,Y 是所得,b 是自發性消費
  • 自發性消費是當你所得 = 0 時,也必須做的消費,像是吃飯
  • 所得越高的人,當 c 的數值相同,他的平均消費傾向(C/Y)會越低
  • 也就是說你越有錢,但你的消費欲望沒有提昇的話 → 你的平均起來的消費比例就變少,儲蓄比例就上升

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上述的 c,處於 0~1 之間
  • 所得增加一單位(例如一千元)時,消費增加多少
  • c = 0.6 → 薪水多了 1000,那我就可以多買一件 600 的奢侈衣服

乘數效果(Multiplier Effect)

  • 政府的公共投資增加,使人民所得提高,還有消費進一步擴大,形成良性循環
  • 所得增加 → 消費增加 → 所得增加 → 消費增加
  • 最初的投資的金額,使最後國民所得是這個金額的增長好幾倍
  • 投資 10e 最後增加了 50e 的 GDP,五倍的效果

李嘉圖等價命題

  • 一句話來說就是:「現在的減稅,就是未來的增稅。」
  • 如果政府執行了減稅政策或補貼政策,但是經費的來源是舉債,也就是以公債融通現在的減稅或補貼政策
  • 只要民眾不是傻傻的天真以為所得真的變高了,而是知道政府終究會有一天,會要求民眾把現在得到的好處連本帶利的還回去
  • 這種理性、聰明又有遠見的民眾為了因應未來的增稅,會選擇把現在看似多的所得、趕快先存起來
  • 等到未來政府要增稅的那天,把存起來的錢加上存錢所得到的利息,整筆剛好拿去還給政府
  • → 不會誤以為現在的減稅或補貼、是所得變高進而衝動多消費
  • 延伸:巴羅公債中立命題(多個世代的情境)

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

  • 把整體經濟景氣做成指數
  • 分成同時指標、領先指標、落後指標
  • 例如: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Unemployment Insurance Weekly Claims, UI Claims)反映美國 1 週內失業或無薪假的人數變動,可用於預測「失業率」及「非農就業率」 → 為勞動市場的領先指標
  • 在經濟景氣不佳、失業率高的前提下:若「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可初步判讀為企業裁員情形已經開始減少,經濟情況有可能不再繼續惡化,要開始好轉

拉弗曲線(Laffer Curve)

  • 當稅率在一定的程度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稅收
  • 但是稅率一但超過限度,反而會讓稅收減少,因為認真工作覺得自己是傻了才會這麼拼
  • 橫軸為稅率,縱軸為稅收
  • 稅收太高、降低工作意願,導致生產量與所得減少,稅收也減少
  • 稅率 100%,就沒人要工作,此時稅收減少到 0
  • 雷根總統減稅的依據

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

  • 個體經濟學中合理的現象,在總體經濟學中未必適用
  • 針對單一元素的可行的東東,把多個這樣的元素合成後,不一定就可行。以偏概全
  • 與合成謬誤相反的是分割謬誤:整體具有某個性質,故整體中的某些部分具有該性質。
    • 總體經濟學中合理的現象,在個體經濟學中未必適用
  • 不景氣時,工廠改組、企業合併裁撤,希望開源節流
  • 原本的目標應該是 → 趕快讓我們這家企業的 earnings 回到正常值,成長回來
  • 但是總體經濟來看,可能因為太多的人事開支、造成失業者增加,結果消費變少,景氣更加惡化

勞動價值論

  • 商品的價值,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而定
  • 馬克思認為,不同的商品在交換時,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勞動

邊際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

  •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由勞動決定
  • 邊際學派則認為,「價值由主觀的效用而定」
  • 一瓶蘋果汁,雖然勞動產生的價值一樣,但你用主觀的效用看的話,給喝了五瓶的跟一瓶都還沒喝的來比,他們的商品價值就不同
  • 喝很飽的人,效用可能降到很低
  • 邊際生產力理論,觀察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的變化,使用偏微分把經濟跟數學結合

行為經濟學

  • 主張人類不理性,打臉以前的經濟學說人會最大限度追求金錢利益
  • 先不要吃手上的蛋糕,等三分鐘後可以吃到三塊蛋糕。但很多人忍不住
  • 彩券拿到後就開始亂花費,不像原本說的會存起來拿去投資

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

  • 馬克思認為,利潤的根源來自於勞動。確切來說來自於兩種勞動:必要勞動、剩餘勞動
  • 必要勞動是工人賺自己薪水的那些工時,例如 8 小時中的 5 小時
  • 剩餘勞動是工人為了資本家的利潤而勞動,對自己毫無意義。例如剩下的 3 小時
  • 工人勞動時間總值 = 必要勞動時間+剩餘勞動時間
  • 剩餘價值就是利潤,資本主義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 絕對剩餘價值:資本家將工人勞動時間延長、所獲得的剩餘價值
  • 相對剩餘價值:資本家用合理化(例如:引進機器取代人力)來增加自己獲得的剩餘價值
    • 因為引入機器,員工現在同一件事的「必要勞動」縮短到 3 小時(你又沒有做原本的那些這麼累,給你 3 小時薪水很合理了)
    • 照理說,員工應該要享有把 2 個小時填回來,讓他又是 5 小時的權利
    • 但是老闆還是把員工總勞動時間湊滿 8 小時,給他做額外的剩餘勞動
    • 公司的利潤增加了,員工拿的薪水卻一樣
    • 企業提高生產力、並且剝削勞工、降低他們的必要勞動時間、卻堅持要有固定的總時數,所以就變成剩餘勞動時間增加
    • 企業家利潤越來越多,工人薪水越拿越少

皮古效應(Pigou Effect)

  • 薪資與物價共同降低時,例如:物價下跌,兩人買麵包都從 20 → 15 元
  • 人們擁有的財產的實質價值會提高
  • 其中原本的基數大的人,會更覺得自己變有錢了。因為同樣的價格在自己的口袋佔據比例小
  • 相對的,原本基數小的人,雖然財產實質價值也提高、但沒這麼多

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

  • 基欽週期:庫存變動, 40 月一次
  • 尤格拉週期:設備投資的變動,10 年一次
  • 顧志耐週期:建築物改建,20 年一次(房子汰換)
  • 康德拉捷夫週期:因技術革新發生的變動(例如摩爾定律),50 年一次

經濟學流派

古典經濟學

  • 亞當斯密:最早的經濟學家,著作國富論。批判重商主義(認為要抑制進口、盡量出口)因為應該要進口才能引進國內缺乏的商品,擴大市場。主張看不見的手
  • 李嘉圖:同樣提倡國際分工、自由貿易。提出比較利益理論,認為各國該製造自己擅長的商品,再來國際貿易。
  • 馬爾薩斯:認為人口成長速度會比糧食成長速度快,總有一天糧食不均,然後大自然會開始反撲。
  • 約漢彌爾:以邊沁的「功利主義」為基本,增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就是根本。他認為善就是讓人感到幸福、惡就是讓人不幸福。自由並非只是追求自己幸福、而是讓大多數人幸福。主張財富再分配、是福利國家的原型。
  • 馬克思:共產黨宣言,著作資本論。提出勞動價值論,資本家終將會剝削工人、爭取自己的相對剩餘價值。工人需要自己革命。列寧、毛澤東的手段

新古典經濟學

  • 馬夏爾是經濟學原理作者,凱因斯是他的學生。採用邊際效用理論,推翻勞動價值論,研究價格如何決定(提出供需曲線的概念、可以用數學算出經濟)致力於找均衡點
  • 凱因斯是當時經濟大恐慌時冒出頭的,他看到一堆失業。他認為古典經濟學總是說「員工是自願性失業,只在他們不滿於薪水時才自主失業」但事實是「一堆人都是非自願性失業」主張財政政策像是蓋鐵路達到乘數效果,然後做累進稅制,減少差距。美國羅斯福「新政」的根本
  • 羅賓斯反對凱因斯,思考人類慾望與資源的平衡。把重點放在稀少性。
  • 古典經濟學都來自君主專制,因此當時人都在批判政府獨裁、提倡自由競爭。因此相對的,新古典主義開始時已經較為民主化,這時候反而就說政府應該多管一點,做社保、財富再分配

新自由主義

  • 薩穆爾遜:提出「顯示性偏好理論」,簡單來說他認為消費者行為有定律,人的效用是基於個人主觀滿足度,無法測量(不能用勞動去算)但可以從外部客觀資料分析消費者的行為,進而看出顯示的偏好。他也思考公共財如何提供。最後,他也修正「通膨率與失業率」的曲線。
  • 傅利曼主張貨幣主義,重視通貨貨幣政策,不需要大政府,只會增加縮減貨幣量。對主張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凱因斯學派不同意。英國柴契爾美國雷根。
  • 新自由主義時,又開始檢討應該要小政府,管越少越好。批判凱因斯,主張限制政府介入市場。雷根經濟學就是減少福利與公共服務、開始做 BOT、促進競爭

自由放任主義

  • Libertarinism 最極端的自由至上,國家會限制個人自由。重視經濟自由就像是新自由主義。
  • 不只經濟,他也提倡權威不服從、廢除徵兵制、贊成槍械等
  • 認為國家該看守(類似夜警國家)但不該去強制徵稅,認為有錢人自己會去做慈善、不該強制拿走錢。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Negotiation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