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QTM, Liquidity Trap


  • 主題:高中公民程度的經濟學、基礎的總經
  • 緣起:高中忘光光、想讀一些總經

GDP 公式(支出面)

\[Y= C+I+G+(X-M)\]
  • Y: 國內生產總值(GDP)
  • C: 私人消費開支(消費者從所得中拿錢出來消費)
  • I: 投資總額(買廠房,設備)
  • G: 政府消費開支(鋪橋,造路)
  • X-M: 出口減進口(貿易經常帳,順差就是 > 0)世界其他部分對本國產出的淨需求

各項的調控

  • C 上升,例如你跟銀行借錢的成本變低、更願意借來投資;或是所得變高(薪水增加、政府降低所得)
  • I 上升,例如你家公司跟銀行借錢成本變低;或是政府提供給科技業「租稅優惠」(台灣去大陸設廠,大陸給租稅優惠) 營業稅降低(例如川普把美國企業稅從 35% 降到 20%)
  • G 上升,例如鋪橋蓋路、發消費券鼓勵消費
  • (X-M) 上升,例如台幣匯率下跌(台幣 : 美金 從 1 : 30 變成 1 : 40)、關稅優惠

不列入 GDP 的項(高中公民)

  • 中間商品(二手商品買賣、交換或贈與,例如:電腦的主機板)
  • 家庭照顧行為(媽媽照顧小孩、煮飯)
  • 非法商業行為
  • 股票、不動產、債券(bond)等沒有實質產出的金融交易(Financial Transaction)

GDP 公式 (收入面,比較少用)

GDP = 薪資(wage)+ 租金(rent) + 利息 (interest)+ 企業獲利(profit)+ 稅(tax)

總體經濟的三大目標(假設)

  1. 提升經濟成長 –> 用 GDP 衡量
  2. 減少失業率
  3. 保持價格穩定 –> 防止惡性通膨

儘管如此,每個經濟體還是會以一個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的形式在消長,由「失業率」以及「通膨嚴重程度」對 GDP 的影響來衡量。

自然失業率(NRU)

指「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fully employed)。它會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而變化,以臺灣地區而言,一般認為自然失業率是介於1.5%~2.5%之間。

  • 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工資有下降壓力
  • 失業率低於自然失業率,工資有上升壓力

理想國家的經濟情況

  1. 通貨膨脹 2%- 3%( Y 值每年要有微幅成長、也就是適量通膨。但如果過度通膨、薪資成長跟不上民眾的消費力,生活水準會降低)
  2. 低外債(國家不欠外國錢,像是台灣光復時、就欠很多美國公債)
  3. 房屋自住率高,或者租屋成本低佔收入低於 30%

關稅的影響

美國如果給台灣關稅優惠,台灣對美國出口會變多、X 上升 M 不變;反過來說,外國的車進口到台灣我們關稅都很高,就是要讓進口少、保護國內。

像當初中國是開發中國家,川普就認為身為國際第二大經濟體根本不需要保護。川普加收關稅、中國賣東西到美國變貴,造成美國本土產業復甦,但美國會稍微通膨(因為本土都比國外貴一點);另一方面、中國賣不出去可能面臨倒閉失業、開始到東南亞設廠(東南亞到美國關稅很低)。

貨幣匯率高低

匯率決定於一天之內、即時有多少人把台幣換成美金(美金換成台幣),而台幣換成美金就像是把一個叫做「台幣」的金融商品兌現一樣、反之亦然。但是央行會出手管控,不能任由市場操作。台幣匯率太低會造成進口很貴、買石油、鋼鐵很不方便。

什麼是舉債

所謂「政府舉債」就是跟民間借錢。政府有需要的時候會發行「公債」,民眾或公司可以去購買,政府就得到資金,並定期支付利息給公債持有人。買公債算是一種投資,除了可收利息,也可以中途轉買賣。政府公債外國人也可以買,像我們常聽到「現在中國是美國最大債主」的說法,就是因為中國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公債。美國政府公債就是一個很穩健的投資。

高雄舉債 3000 億很嚴重嗎?雖然政府舉債是常態,但是當沒人可以有效監督、就會亂舉債,造成本金無法還、甚至每年利息都還不出來。若政府舉債過高最終無法償還,政府會破產,例如:公務員就沒有薪水領、甚至承包政府業務的公司倒閉(苗栗縣政府)。

什麼是信用評級

各種金融商品(例如債券)的基礎。例如,MSFT 微軟的企業債就曾被評級為 AA,代表這家公司的債很可信、不是垃圾債。

  1. 對國家、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債券及上市公司進行信用評等,著名國際評級機構有:穆迪(Moody’s)、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和惠譽國際(Fitch Rating)
  2. 對商場的企業進行評估,著名企業有鄧白氏(Dun & Bradstreet)

就業率

就業率和失業率總和為 1,一個理想國家的失業率應在 < 3%,舉幾個失業率例子來說,台灣<4%, 美國<4%, 歐洲 7~15%, 中南美洲 > 20%

什麼是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 是指經濟上在最小的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經濟利潤,從而達到 Pareto Optimal (賽局教過)花 100 元吃到一個蛋糕幸福感很高,但如果再花 100 元多吃一個並不會覺得很好吃,這是一個邊際效應的例子。

什麼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PI 告訴你現在的物價水平,可用來幫助消費者衡量通膨。經濟學家綜合幾萬種商品價格的統計值(背後計算很複雜)主計處每年公布當年度的 CPI 給國人作參考,讓國人知道本年的物價和之前比提高了多少。

  • CPI 要互相比較才會有意義,要取某一年的 CPI 當基準值。
  • 當年度的年通膨率是計算是(今年的 CPI - 去年的 CPI)除以去年的 CPI

通貨膨脹

未預期的通貨膨脹會讓 Borrower (更多錢在手上)獲利、但會讓 Lender (錢都不在手上)虧損。另外也會讓固定薪資的勞工受損。

人民生產力提升、才會促使政府印鈔票。如果生產力不變、而政府多印鈔票,會造成市面流動商品價值不變但價格變高。例如美國和台灣(幣值 1 : 30)麥當勞漢堡價值原本都是 1 美元,後來台灣偷偷多印兩倍鈔票,這會造成均衡後、在台灣買到的漢堡變成 60 元、但美國還是用 1 美元買、也就是台幣通膨成兩倍。

然而印鈔票不一定會通膨,例如奇怪的中國。中國貨幣被嚴重高估、因為無限制炒房造成人民很有錢(中國北上廣的房地產可以把美國所有房子都買下來…)。因為原本中國一間房價格為 100w 人民幣,後來中國印鈔票、讓一間房價格變 1000w,把錢全部鎖進去房市,同時因為中國央行限制、讓人民幣價值不變,所以原本擁有者的身價直接漲十倍。

為什麼中國要控制金流?如果政府開放把錢流出、就是大量人民幣換成美金(人民幣供給暴漲、供過於求造成人民幣大跌),那整個中國經濟會大通膨,因為有錢人會把人民幣全部換成美金、然後去美國買房移民海外。

總經各學派演進

1. 古典經濟學派

  • 經濟學之父 Adam Smith 亞當斯密在 18C 出版「國富論」,開啟古典經濟學派
  • 古典經濟學派強調「薩依法則」:供給創造需求、價格機能自動調和私利與公益、市場被看不見的手所調控,主張政府不要干預市場
  • 景氣不好時,銀行降利息、民眾不存錢而是手持現金促進消費或投資。(銀行就是靠借錢出去利率 +3%、客戶存錢進來 -1% 的價差賺錢)
  • 台幣:美金,當從 30 : 1 變成 50 : 1 時,代表台幣貶值,美國人用 1 元現在可以買到 50 台幣的東西了,所以出口增加。台灣人現在要用更多台幣才能買 iPhone,所以進口變少。

2. 凱因斯學派

  • 轉折:1930 年經濟大恐慌,古典經濟學派無法說明為何「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世界陷入因為通貨緊縮所產生的「流動性陷阱」
  • 凱因斯學派崛起。凱因斯強調需求創造供給、 價格機能不完善,主張政府應該採權衡政策干預市場。雖然在長期,不需要政府的介入,經濟也逐漸會走回充分就業的水準,但人民會因為短期衰退失業而受苦,不如早點對症下藥
  • 主張政府應使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功能性財政)也就是擴大政府支出。強調大蕭條的發生,是因為有效需求不足
  • 主張基於功能性財政的需要,政府可發行公債(代價是預算爆赤字)但他認為為了減少短期的嚴重失業問題,短期的財政赤字是可以容忍的,等到經濟復甦就會直接增加政府的稅收

凱因斯消費函數公式

  • \(C_t = a + b \times Y_t\) 。C 表示總消費,Y 表示總收入,參數 b 稱為邊際消費傾向 (mpc),其值介於 0 與 1 之間

  • 當收入增加、消費便會增加,但是因為斜率 \(0 < b < 1\),收入 Y 會成長得更快,這造成「消費的增加」不足以吸收「收入的增加」。凱因斯主張由政府增加政府的支出來吸收這些收入。

3. 貨幣主義學派(傅利曼)

  • 轉折:1970年停滯性通貨膨脹,出現通膨與失業不斷提高的現象

  • 凱因斯的菲利浦斯曲線說明「失業和通膨為代換關係」但此時卻同時上升

  • 貨幣學派出現,傅利曼反對政府干預經濟:每年少少的波動我們應當讓它發生,不要用短期變動的政策來干預它

  • 傅利曼主張用貨幣政策來調整經濟的波動,貨幣政策的工具是貨幣的供應量:政府應當把貨幣供應量平穩地增加,增加的速度應當比 GDP 增加的理想速度略高一點

  • 例如:如果我們要把 GDP 每年增加 2%,適當的貨幣政策便是把貨幣每年增加的速度定為稍高於 2%

4. 理性預期學派

  • 反對凱因斯,主張使用貨幣利率政策(而非財政政策)調控景氣循環
  • 認為人非常理性、具有預期能力
  • 未被人民預期到的貨幣利率政策有效,被預期到的貨幣利率政策就無效了 
  • 經濟衰退時,調降利率,來刺激投資、刺激經濟。經濟過熱時,調升利率,來減少投資、冷卻經濟
  • 決策是由獨立專業的中央銀行來主導,不會受到政治的干擾,且能快速行動
  • 擴張性貨幣政策不會像凱因斯主義一樣的影響政府預算赤字

什麼是擴張性貨幣政策?

通過增加貨幣供給 M 來帶動總產值 Y 的增長。貨幣供給增加時,利率會降低,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因此經濟蕭條時多採用擴張性貨幣政策。c.f., 中性貨幣政策,是指貨幣供應量大體等於貨幣需要量。緊縮性貨幣政策,是指貨幣供應量過分小於貨幣需要量的政策。

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可能導致三種後果:

  • 第一種後果是貨幣流通速度 V 降低(例如:極端的 case,凱因斯陷阱)
  • 第二種後果是人們花掉手中增加的貨幣,並使市場交易中對實際商品數量的需求增加,從而使產值 Y 得到增長,物價 P 並不會提高
  • 第三種後果是人們花掉手中的貨幣,但實際商品的消費數量沒有增加,產值 Y 不變,只是抬高了物價水平 P,而經濟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增長

什麼是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占據了主要的註意力,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

關於羊群行為的形成有以下幾種解釋。哲學家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學家認為是人類的「從眾心理」,社會學家認為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而經濟學家則從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來解釋。

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投資股票積極性很高,個人投資者極易形成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則紛紛恐慌出逃,造成慢漲快跌。只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

什麼是凱因斯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

小故事

他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闡述以下故事。

如果財政部把用過的瓶子塞滿鈔票,而把塞滿鈔票的瓶子放在已開採過的礦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礦井填平,並且聽任私有企業根據自由放任的原則把鈔票再挖出來,那麼,失業問題便不會存在,而且在受到由此而造成的反響的推動下,社會的實際收入和資本財富很可能要比現在多出很多。

把錢埋在地下就能刺激經濟?這裡的關鍵是能否使乘數效應發揮出來。一筆初始的投資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會使社會的經濟總量發生成倍的增加,這就是乘數效應。

在把錢埋在地下的例子中,政府沒事找事,組織一批人挖地埋錢本身似乎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通過這批人的折騰卻會給經濟帶來活力。比如,那些人們挖地埋錢耗費體力,總是要喝點兒什麼吧,於是,飲料公司就賣掉了飲料而掙到了收入,飲料公司的員工有了收入以后,也許會拿一部分收入去買衣服,這樣服裝公司就又有了生意做並取得收入,服裝公司的工人就有可能拿收入的一部分去買食品,這樣,食品公司的工人就得到了收入…… 如此下去,盡管這種傳遞的效應會變得越來越小,但最終把這些效應匯集起來,經濟就得到了一個加倍的增量。

實際面來說,投資支出確實有「乘數效應」,例如,政府增加支出(就是 G 那項)會直接增加經濟的產出(就是 GDP ),而這些錢會流往承包商、供應商等人,額外的收入會讓它們增加支出,這些支出的受益者也會增加支出。

乘數效應的公式

這裡是乘數效應的學理解釋。大家撥一部分的所得去消費,那筆消費金額與所得的比例,就叫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簡稱MPC)。如果MPC是0.5,那代表大家每拿到一塊錢,就會拿0.5元(一半)去消費。而政府今天投入1塊錢,它將變成另一個人的所得,這個人又將花費0.5元去消費。這0.5元變成第二人的所得,這人又拿其中0.25去消費,變成第三人的所得。第三人又拿其中0.125元去消費,變成第四人的所得……依此類推。

公式:\(1+MPC+MPC^2+MPC^3+……=1/(1-MPC)\)

於是,政府所支出一塊錢,最終能帶來\(1+0.5+0.5^2+0.5^3+……=\frac{1}{(1-0.5)}=2\)。總和為2,一元支出帶來2元經濟成長!大家消費越多(MPC越高),成長就越多!

相對也有 MPS,S for Save,就是存錢存多少進去。比較重要的是 \(MPC + MPS = 1\)。

註:Simple Tax Multiplier = \(MPC / MPS\)

貨幣供應量

M0, M1, M2

指在某一個特定時間點中,貨幣資產的總量。貨幣供應量有3個定義,分別是M0(政府印的錢)M1(我手上的錢)M2(我投資出去的錢)

  • M1:稱為狹義貨幣,即比較直接用作交易媒介的現金、旅行支票及支票戶口結餘等等。(Highest Liquidity)
  • M2:稱為廣義貨幣,包括 M1 及一些較容易變為交易媒介的資產。例:活期存款及部分定期存款。

M1 比 M2 的波幅較大。例:如果你從活期存款中提取現金,則 M1 增加;M2 維持不變。M1 可反映市場的消費力,而 M2 除了消費力,還可反映投資的熱度。假如 M1 成長幅度大於 M2,則表示消費較投資強勁;如 M2 成長幅度大於 M1,則投資較內需更大一些。

地主的放貸款故事

有一個地主家的兒子,他手裡有一萬兩銀子,是爸爸給的,專門做放貸生意。地主家的兒子把這一萬兩銀子,分別借給了一百個農民,每人一百兩,一年利息 10 兩。農民借的這一百兩銀子是用來買種子和化肥的,暫時也不能一次性花完、因此想存起來。

地主家的兒子告訴農民,你們在我這里借的錢,可以先存在我這,有需要再拿走,我給你們一年 3 兩利息。地主家在當地很有名氣,信譽也很好,農民都放心把錢存在他那裡,反正還有利息收入。

後來,地主家的兒子又把農民存在他那裡的錢貸出去,每年還是收 10 兩銀子作為利息。這個利息不斷滾動,一萬兩銀子竟然貸出去了 10 萬兩,一年凈賺 7000 兩,純利潤70%。故事當然是編的,但現實中,現在的銀行系統就是這樣運營的。地主家的兒子放貸和吸收存款是建立在地主家的信用之上,而銀行是建立在國家信用之上,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M2 是什麼?

以「二級銀行系統」為例,包含了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央行印鈔發給商業銀行的叫基礎貨幣,商業銀行把錢借出去,形成貸款。居民貸款後又把錢存回銀行,形成存款。銀行吸收回來的存款又可以繼續貸出去,反復循環。循環的次數就叫貨幣乘數(Currency Multiplier)

通過循環借貸,形成的借款總額就叫 M2。假設基礎貨幣是1塊錢,循環5次,就相當於貸出去了5塊錢,這5塊錢就是 M2。

在前面的故事、地主就是央行,地主家的兒子就是商業銀行。地主給兒子的一萬兩銀子,就是基礎貨幣。地主的兒子把一萬兩基礎貨幣,通過循環放貸,最終貸出去了10萬兩,這10萬兩就是 M2。M2其實是派生貨幣,並不是真的那麼多錢,就像地主家的兒子,他手裡只有1萬兩銀子,卻總共放貸了10萬兩。

  • M2的本質就是一種信用,相當於地主家的兒子,你在他那裡存款,他給你開一個借條,承諾你可以憑借這個借條隨時去取錢一樣。廣泛來說,貨幣說穿了就是一種信用的流轉
  • M2 實際上是被動生成的,並不是央行主動投放,央行主動投放的是基礎貨幣

  • 如果經濟低迷,貸款的人就會下降,當然,銀行出於風險考了也會減少貸款,M2就會相應的減少
  • M2 增加,是信用擴張的體現。相反的 M2 減少就是信用收縮的體現
  • 舉例:房價上漲,貸款買房的人很多,所以就推高了 M2,而並非是M2推高了房價(倒因為果)

貨幣數量論 Quality Theory of Money (QTM)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貨幣數量論)又稱「為通貨膨脹理論」,即物價水平 P 與貨幣供應量 M 同向變動。因此兩者的變動幅度 \(\Delta\),即通膨率與貨幣供應增長率,也呈同向變動。

小故事

從前有個國家叫做A國,A國裡只住了三名村民(農夫、漁夫、裁縫),他們互相依賴,透過買賣彼此的物品,自給自足。 若要在 A 國作買賣需要使用港幣。

  • 農夫生產米:價格(P):$2/公斤, 產量(Y):10公斤
  • 裁縫生產衣服:價格(P):$10/件, 產量(Y):2件
  • 漁夫生產魚:價格(P):$5/條, 產量(Y):4條

Q1

若匯豐銀行只發行了一張20元的港幣,並由農夫持有。試指出若要完成以下的交易過程,該張 20 元港幣共需要 轉手 多少次?

  • 農夫想買 $20 四條魚 (第一次轉手)
  • 漁夫想買 $20 兩件衣服(第二次轉手)
  • 裁縫想買 $20 十公斤稻米(第三次轉手)

Q2

若每位村民也持有一張20元港幣(共三張)。試指出當完成上述的交易時,每張20元港幣共需要 轉手 多少次?

  • Ans. 每張只需轉手一次!

貨幣流通速度

在經濟學上,在完成某年所有終端產品的交易時,貨幣轉手次數稱為 貨幣流通速度 \(V\)。貨幣流通速度可以假設為固定不變。原因在於,貨幣流通速度通常是由科技、制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等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甚少改變,或要較長的時間才會轉變。

貨幣方程

\[M \times V = P \times Y\]
  • M, 貨幣供應量
  • V, Velocity of Circulation(流轉速度)即貨幣於一定期(通常為1年)內的平均轉手次數
  • P, 物價水平
  • Y, 實質總產值(實質國民收入、實質本地生產總值)

其中 \(P \times Y\) 就是 nominal GDP。

nominal GDP 和前面提的 GDP 不同,前面的是 Real GDP。nominal GDP 不考慮 inflation 而 real GDP 會考慮進去,加上一項 GDP Deflator。如果穩定通膨, nominal GDP 會稍大一點點。

如果 V 與 Y 不變,則 M 與 P 成正比,就是鈔票印越多、物價飆越高。註:如果把貨幣供應量 M 使用 M2 來定義的話,則 V(流轉速度)可當成固定不變,所以貨幣供應量 M 與 nominal GDP 成正比。

貨幣方程 Delta 版本

根據數量方程,M(貨幣供應量)、V(流轉速度)、P(物價水平)與 Y(實質總產值)的增長率呈下列關係:

\[gm + gv = gp + gy\]
  • \(gx\) = 代表變量 x 的增長率
  • \(gp\) = 即通貨膨脹率
  • 貨幣供應量增長率 + 流轉速度增長率 = 通貨膨脹率 + 實質總產值增長率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諸國濫發貨幣結果帶來惡性通膨。在高通膨的國家,V 與 Y 的變幅比 M 與 P 的變幅更小,所以通膨率 gp 與貨幣供應增長率 gm 大致相等。

Nominal GDP 例題

  • 1996 年的 price deflator = 100, 2001 年的 price deflator = 115
  • 2001 nominal GDP : $10 trillion dollars
  • 求解 real GDP for the year 2001 in terms of 1996 dollars
  • Ans: 10 trillion × (100 / 115) = 8.6 trillion

印鈔刺激產值?

根據貨幣數量論,貨幣供應增加能刺激本地的生產量。若產量增多,對A國國民必定百利而無一害。這個想法合理嗎?

在短期中(Short-run):

由於未到達充分就業的水平,因此實質總產值(Y)和物價水平(P)是可變的。貨幣供應的變化,短期來說,真的能間接透過利率影響實質產值!貨幣供應 ↑  →  利率 ↓  →  投資與總需求 ↑。

在長期中(Long-run):

由於已達充分就業的水平,實質總產值幾乎不變了。因此只有物價水平(P)是可變的。長期而言,實質產值為資源數量、制度與生產力決定,與貨幣供應無關,所以 M(貨幣供應量)與 P(物價水平)直接成正比。

結論

貨幣政策短期內雖可收刺激經濟之效,但長遠而言只會刺激通脹。

案例 1

70 年代全球面對通脹及衰退的威脅,貨幣數量論者的方法十分簡單:少印鈔票、或提高利率,通脹自會平息。當時英、美等國採用其建議,結果還沒見到穩定物價之利,先見短期衰退惡化之害。

案例 2

90年代,日本陷於衰退,政府以不同方案振興經濟,貨幣供應增加也未引致通脹,反而出現通縮。貨幣供應 M 增長、但是仍然通縮 P 的原因,是流轉速度 V 下降。用凱因斯的術語,就是 Liquidity Trap(流動資金陷阱)。大家增持現金,貨幣供應雖然增加了,但不肯拿出來投資、沒有在市面流轉,對 P 與 Y 的衝擊自然有限。

像這日本的案例,如果衰退期間出現通縮,則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NIR)會小於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 NIR - expected inflation, 但此項為負)代表說存戶持有現金就有可觀回報。即使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應,資金也會被龐大需求吸收,「困」在企業和存戶手上,不能轉化成投資。

什麼是凱因斯陷阱(又稱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

典型的流動性陷阱在經濟不景氣出現(例如通貨緊縮、總需求不足、發生戰爭),使持有流動資產者不願意投資。當貨幣政策完全沒法刺激經濟,無論降低利率、多印鈔票(增加貨幣供應量 M)也沒有用,仍然通縮嚴重,就稱為流動性陷阱。

為什麼貨幣政策在日本崩盤時沒有效呢?因為當時日本的利率已降到近乎負,這正是流動性陷阱。美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也面臨類似情況。

如何解決?

各國都墮入 Liquidity Trap,因此貨幣政策沒啥用,財政政策倒大派用場,政府可以增加開支,也就是 GDP 的那項 G 上升(e.g., 消費券的概念),直接擴大總需求刺激生產。

References

  1. Wiki: 信用評級
  2. Wiki: 凱因斯主義
  3. 什麼是物價指數
  4. 把錢埋在地下:談經濟學中的乘數效應
  5. 知乎:M2到底是什麼?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6. 美國貨幣供給:M1, M2
  7. Macroeconomic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8. 貨幣數量論
  9. 課題:貨幣數量論 QTM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Negotiation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