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gotiation


  • 書名: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 (Getting More)
  • 主題:一些談判時的原理與原則,他說當你沒讀過這本書時,這些東西可能會用上但沒辦法進步,應該是看完這本書的心法、然後刻意練習
  • 動機:對於商場談判有興趣,像是怎麼不傷和氣的談生意、而且效果比用強勢談判還更好,甚至對方還覺得要感謝你的幫忙

談判六要素:攔下飛機、讓自己上機的故事

  • 首先,冷靜,因為情緒會破壞談判,你必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 第二,做好準備,即使只是五秒鐘,趁這段時間整理思緒。
  • 第三,找到決策者。這裡是指機長,當事人沒浪費一分一秒在地勤身上,她並無意改變公司的政策。
  • 第四,鎖定目標,而非誰對誰錯。接駁班機是不是晚到了,或沒事先連絡登機門,這些都不重要。目標是登上前往巴黎的飛機。
  • 第五,人際接觸。談判中,人幾乎是一切的重點。
  • 第六,肯定對方的地位和權力,給予重視。當你這麼做時,對方通常會運用職權幫你達成目標。

十二談判守則

  1. 目標至關重要。我的行動能否達成我的目標?
  2. 要以對方為主。把自己想成談判中最不重要的人。
  3. 要動之以情。談判越重要,越容易讓人失去理性,進而無法說服。展現同理心,必要時就道歉。
    1. 情感是阻礙談判及談判者的敵人。人的情緒一來就不再聆聽
    2. 以威脅的態度說:「你不降價,我就去別的地方買!」,不如以「合作式威脅」的方式說:「我真的很喜歡你們,已經來這裡消費好一段時間了,不過現在有一些競爭者提供我們更多的價值。我們很想和你們繼續往來,該怎麼辦呢?」
  4. 要因時因地制宜。
  5. 循序漸進。一次要求太多,嚇到對方造成風險增加而失敗。一次一小步,引導對方往目標移動。
    1. 你需要從一開始就讓對方覺得無法對你提出的論點說不。例如你可以問:「你想達成協議嗎?」「你想獲利嗎?」「你想讓顧客滿意嗎?」這為談判打下基礎。
    2. 從用膝蓋想也知道他們會同意的論點,開始推進。
  6. 交換評價不相等的東西。找出彼此在乎的東西,接著以一方重視的東西交換另一方不重視的東西。例如:以加班換更多假期、以低價換更多顧客。把餅做大的重要技巧
    1. 你想和家人共度假期,你的問題是你必須工作,你的需求是讓孩子開心,送他們禮物,陪伴家人,和另一半一起做一頓特別的晚餐。如果你知道家人希望在你不被打擾下,多花點時間和你在一起,他們比較想和你共度美好時光,那麼其他選項就出現了,例如延後幾天度假。你愈了解自己和對方,就能找出愈多需求,就有愈多東西可以交換。
    2. 其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是無形的東西,也就是金錢以外對對方很重要的東西。如果你談判時幫對方節省一小時、一週,或是讓他不需要擔心風險,那價值可能是多少?如果你開始用這種方式思考,你面前就會多出許多全新的選項。別預期對方也會想到這些東西,通常你必須幫他們做
  7. 找出對方認定的標準。運用他的標準爭取更多,當他們標準不一時,以他們自己的違規行為質疑他們。拿來對付難搞的交涉者很有效。
    1. 讓對方以為是他們自己做的決定,比你告訴對方該如何決定更有說服力。
  8. 保持透明、建設性、但不操弄。不要騙人,不要裝強勢或裝與本人不符的樣子。誠實是你最大的資產。
  9. 隨時溝通、開誠布公、表述願景。必須重視他們,才能爭取更多。不要中途退席,不溝通就得不到資訊。威脅或指責只會讓他們做出相同回應。
  10. 找出真正問題,化問題為機會。思考「真正阻止我達成目標的是什麼」?必須知道「為什麼」對方以現在的方式行事。站在對方立場想。
  11. 接納彼此差異。差異是好事,代表獲利更多、更有創意。多問差異相關的事情,必然可以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得到更多共識。
    1. 卓越的談判者會確切掌握明顯不當之處,並直接指出來。你可以問:「你有必要對我大吼大叫嗎?」或「我要求自己儘量不打斷你的話,我可以請你也做同樣的考慮嗎?」
    2. 永遠不要自己也被情緒帶入。保持溫和、大膽指出不當行徑、不發怒,表現親和力,說「雖然你這樣說我,我仍尊重你」
  12. 做好準備:列出清單並事先練習。根據情境,從這些技巧中套用近來。例如:道歉與讓步是符合 3. 的動之以情。

看不見的談判技巧

  • 除非你已經知道他們是什麼(就像我們剛學完一樣!)否則他們都是無形的,藏在日常用語中。
  • 我談判最常講的話是「今天怎麼樣?」
    • 建立關係
    • 提問以搜集資訊
    • 把焦點放在對方,尤其是感覺與知覺上,而不是「交易」上
    • 以閒聊讓彼此感受自在
  • 除非你明確知道有哪些「工具」,否則你無法有效複製在各個情境,只能憑感覺行事。這樣談判技巧永遠不進步。
  • 舉例:找出共同敵人,或是找出共同需求。目標都是拉近彼此關係,這就是愛抱怨天氣的原因。

書中不打算談什麼

  • 談判不是用權力、強勢壓迫人,這樣雙方關係就完了,而且對方是被逼著做的
  • 這種談判容易引起報復,而且濫用權力、被發現時會失去權力
  • 使用權力、借力使力,是一種方法,但是代價高。例如:不回復警察問話,說要等律師來講。律師一來,你通常也就被保出去了,因為警方問不到話。
  • 越多力量進來時,代價就越高。本書講的是,用自己力量說服別人心甘情願做事
  • 所謂「談判空間」,也不如多數人所想的那麼管用。你可能聽說過「議價空間」:買方願意支付的上限,賣方願意接受的下限,但你還可以在談判中增加別的元素,以改變談判空間,例如交換評價不相等的東西。當你愈有創意,談判空間、BATNA和其他類似的東西就愈沒意義

談判:協商時,使對方達成自己目標的過程

  1. 迫使對方做你要他們做的事情,使用權勢。你不照我的話做,就給你好看。
    1. 代價高昂、對方可能反抗或報復
    2. 獲利和效用都不如其他方法。例如上法院的代價
  2. 讓對方思考你希望他們思考的事。「利益型談判」讓人看清你想法中的合理效益。
    1. 現實中通常無效,因為對方不理性。
    2. 家人爭論去哪度假,這種問題理性很難談
  3. 讓對方理解你希望他們理解的事。從對方角度看世界,然後改變他們看法,從他們腦中想法出發
    1. 誤解往往是溝通不良。了解看法、再來改變他看法,會更容易
  4. 讓對方感受你希望他們感受的事。
    1. 當對方察覺你在乎他的感覺時,他們就會多傾聽你的說法,更容易被你說服。
    2. 訴諸對方情感,用「非理性」來說服。讓他的情感戰勝他的理智。

確立目標

  • 目標是談判主體,沒有這個、其他事情都可拋棄。
  • 別刻意去「建立關係」或是「追求雙贏」,假如這個新建立的關係沒幫你達到目標,那何必協商這個?
  • 不要接收或是多給資訊,只拿「能夠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資訊量。
  • 設定目標這個舉動,就能讓績效提升 25%。不講清楚目標,大家就會光說不做,沒有具體方向。
  • 你和家人討論度假計畫的目標是什麼?是為了證明誰是對的嗎?是為了別的事懲罰他們嗎?還是為了決定對大家都好的假期?
  • 你去開會時,多對與會者說:「什麼是你們現在沒有,但開會結束時想達到的?」 → 假如大家目標有所差異,這樣談判結果還是一團糟
  • 其實你需要同時思考別人和自己的目標,否則別人很快就會縮減給你的東西。如果你為了達成今天的目標而犧牲長遠的未來,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
  • 舉例:爸爸在未康復前就想出院。他問爸爸說回家最想做什麼?爸爸說帶狗狗散步。於是他說:「如果你想帶狗狗散步,你現在即使違規出院了,你還是無法帶她散步」也就是說,他讓爸爸知道他的提案無法達到目標。爸爸只能等到康復才出院,他後來也如實做了
  • 大多時候,完全競爭不一定是最大的自利。有時候大家合作,整體利益幾乎都會擴大。

態度決定結果

  • 我們都喜歡別人對我們坦率,無論那個「坦率」是什麼意思,所以你不需要裝模作樣。
  • 如果你很積極強勢,一開始就先提醒對方。「如果我太咄咄逼人,請告訴我。」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首先,這樣可以重新設定預期,先把問題釐清。第二,讓你顯得更真實,增加你的可信度。第三,你不需要避諱或以不自然的方式談判,可以專注達成目標。
  • 如果你習慣過度遷就,你也應該讓對方知道你常答應太多,後來又變卦,所以他們需要告訴你交易是否愈來愈不公平了。把責任交給對方,萬一對方趁你大方,想占你便宜,你就有個退路。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做自己。
  • 我到別的國家,不太了解當地文化時,常先致歉,告訴對方:「我可能無意間說了不得體的話,我希望我能更了解你們的文化,萬一我犯錯時,麻煩讓我知道好嗎?」此話一出,把可能的衝突轉變成合作的機會
  • 如果你在談判中和對方處不來,你應該說:「我覺得我們似乎無法相處,為什麼?」你不妨直接說出口,因為對方可能也這麼想。
  • 透明度也表示你應該和對方「分享」這些工具。愈多人知道這些工具,談判的效果愈好。例如:請伴侶也看這本書
  • 多數人會覺得這做法有悖常理,談判者大多認為他們不該讓人看穿,不過,少了透明度就缺乏信賴。透明不表示你要揭露一切,而是指你應該盡可能地揭露以達成目標,並讓對方感到自在。至於不便揭露的東西,你可以說:「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循序漸進

  • 我談判時,目的不是打全壘打,而是每九場比賽多打出一支安打。這對談判來說是個很好的啟示,對人生來說也是。只要逐步進展,你就會達到驚人的成果。
  • 每次碰到的上限,都是一個新的底

三個要點

  • 我的目標是什麼
  • 談判對象是誰
  • 怎麼做才能說服他們

落實技巧與工具

  • 你可以去一家從來不打折的服飾店,向店長爭取折扣,對方可能拒絕你。
  • 你可以問他們有沒有「購物助理」,購物助理通常是收取佣金,亦即買東西才抽佣,他們會竭盡所能地促成交易。
  • 你也可以問他們有沒有會員卡,問店長或購物助理那家店提供會員什麼優惠。
  • 即使你要求折扣的東西定價是一美元也無所謂,因為你是為了將來買定價一萬或十萬元的東西做練習,那流程是一樣的。

堅持

  • 談判是你自己說結束、才算結束。對方拒絕幾次,都不重要。跟告白一樣。
  • 如果對方因你的堅持而動怒,你可以說:「我只是想達成目標,有其他方式可以做得更好嗎?」有些人並不想幫你,但是很多人其實願意幫你,他們會讓你不斷嘗試,最後給你想要的東西,這種人其實比你想的還多。
  • 雪倫.沃克是我華頓商學院的學生,母親罹患乳癌,雪倫雖然打算成家,但她知道母親可能在她第一個孩子出世以前就過世了,她希望能把母親朗讀童書的樣子錄影起來,讓未來出世的孩子知道外婆的模樣。
  • 如果她去加州,花點時間陪母親,她可以提醒母親以前她們母女一起分享童書的美好時光,她可以談到家人都覺得他們好像被癌症擺了一道,但母親可為大家留下特殊的紀念。
  • 她可以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妳難道不想說故事給孫子聽嗎?妳難道不希望他們聽見妳的聲音嗎?」
  • 雪倫這樣做是在操弄母親,從母親身上取得什麼嗎?我在課堂上講了這個故事,有些人認為是,正確答案當然不是。
  • 雪倫是想「贏得」談判嗎?她母親答應朗讀童書是「輸了」談判嗎?幾乎說不上。更廣義地說,我們應該以雙贏或輸贏來談這件事嗎?不。重點是了解與注意人的感受。

以人為重

  • 自古以來,大家總是帶著一開始就想大力主張的議題上談判桌─這是我想談的議題,這是我的提案。 大錯特錯!除非你和談判的對方有點共鳴,否則你們無法談定任何事。
  • 談判需要給對方覺得,我們是願意聆聽說話、重視他們的人。
  • 談判最重要的焦點是別人,不是自己。了解對方腦中的想法。
  • 掌握對方情緒和當下狀況。你要看他搞不好身體不舒服、搞不好正在分心。這些都該察覺。
  • 談判不是理性談論利益。應該從對方感受出發,問他們腦子在想什麼。他們每一刻的想法都在變,人一直都不是理性的。

除非對方聽得進去你在講什麼,否則你無法以實質議題理性說服對方。

  • 只要對方不喜歡你,不信任你,「他們就不會聽你說什麼」。即使你講得口沫橫飛,他們回應「嗯,嗯」,但並不表示他們聽進了你的話
  • 「即使我們立場不同,至少你知道我相信與主張什麼。」
  • 選舉人辯論時,兇巴巴的語氣讓人反感,即使你很有邏輯。面帶微笑,展現風範,才會讓人喜歡。
  • 希拉蕊一直把焦點放在事實上,川普則把焦點放在與民眾建立人際連結上。而且,他專注於流程:利用大規模的集會來造勢,利用活動和話題來掌控新聞週期。在此同時,希拉蕊卻說川普有很多的支持者「很可悲」──她應該說她想幫助川普的所有支持者才對
  • 希拉蕊雖然在辯論中靠事實取勝了,卻因為失去民心和忽略流程而敗選

如果你無法和對方討論議題,就先「停止」!回頭先談人,之後再來解決問題,別一古腦兒地硬談,因為那無法達到目的,即使達成協議,也不持久。

  • 「馬克,我們昨天談得還不錯,但今天談得不太順,如果是因為我說了或做了什麼,我很抱歉,我希望我們能恢復原來的樣子,現在是怎麼回事?」 馬克為自己的分心表示歉意,那完全是別的事造成的,他們重新檢視流程,順利地完成協商。

連結

  • 即使你不認識或不喜歡對方,和對方建立關係通常可以幫你達成目標。無論是面對愛理不理的公務員,或是敵國的領袖。
  • 你不該指責對方故意刁難、很難搞,指責對方會讓事情更難處理。善待對方才能拉近距離。
  • 如果你是和一個團體的代表談判,所謂「把焦點放在人」,也是指把焦點放在團體的「個人」上,而不是放在公司或企業文化上。
  • 你應該以面對一個人的方式,跟對方說話。
  • 「如何和德國人談判」這種書都是鬼扯,你應該跟一個人談判,面對他的知覺與經驗,他早上的衰事等等。
  • 「我們不信任律師」「好吧。我懂了。但我想跟你說,我不認識之前那些害你們的律師,我和他們毫無關係,我就是我而已,而且我真心想幫你們」

第三方的連結

  • 談判時,即使只有兩人在場,幾乎都會牽涉到至少三個人。第三方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想像的,那是主角覺得自己必須聽從的人。他們可能是主角用來保留顏面用的擋箭牌(配偶、同事、朋友)你應該考慮到這些人,才能達成目標。
  • 例如,對方可能私底下認同你的看法,但他有一個難以理喻的老闆。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聯合對方,一起想一些論點來說服他的老闆。
  • 不要覺得你自己就足以影響對方,你應該思考:還有誰對那個人來說很重要,以及你比較容易影響誰。第三方?還是對方本人?
  • 你可以問他下面的問題藉此拉進第三方:「如果這通電話是貴公司的執行長打來的,他會認同你的說法嗎?」
  • 公司政策是一種標準,另一種同樣強大的標準是:「貴公司曾破例嗎?」下次航空公司的票務人員告訴你更換機票要加收一百美元時,就問他公司的這項政策曾破例嗎?如果有,就努力讓自己也適用那個標準。

尊重

  • 多數電影和書籍所描述的談判是,你打敗對方,就能得到更多。但是這是完全相反的。
  • 試著去了解他們腦中在想什麼,就知道從哪裡開始改變他們的想法。 下次警察因為你違規而攔你下來時,先道歉,謝謝警官善盡職責。你是在肯定他攔你下來的專業判斷,肯定他花時間為自己的事業打拚。當你肯定他人時,對方就會給你想要的東西
  • 你必須讓對方真的覺得,他們以及他們的需求與看法是談判的焦點,而不是你。你要讓警察感覺到你真的已經記取教訓了
  • 我以前當記者時,需要在幾秒鐘內就讓人信任我,我的首要目標是讓人持續吐露看法。我會想辦法「進入他們的大腦」,思考他們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
  • 女兒一直想當個公主。他環顧房間,「這像公主的房間嗎?」 瑞吉娜想了想,她說:「公主沒有很亂的房間。」丹尼斯問:「那我們該怎麼辦?」瑞吉娜說:「我可以整理房間。」

找出對方權力,予以肯定

  • 下次飯店員工、電話中心的客服人員、加油站員工或其他服務人員做錯事,或不給你想要的東西時,別責罵他們或對他們無禮,那樣做不會幫你達成目標。你應該肯定他們有能力採用不同的做法,展現出對他們的重視。這麼做和一般典型的反應相反,但有效許多。
  • 找出對方的權力並予以肯定,也意味著找出「決策者」,或是可直接影響決策者的人。你們有多少人曾浪費好幾個小時和「錯誤的人」協商?
  • 我的協商團隊中,誰最有可能讓對方達成我的目標?有時候派最菜的去,效果最好。

建立信任

  • 信任是一種安全感,讓你覺得別人會保護你。
  • 有了信任,除非那件事讓對方覺得風險太大,或是出現更好的機會,否則對方會想辦法幫你。
  • 當對方非常信任你時,即使幫你可能會讓他受害,有時也會願意放手一搏。
  • 如果剛認識的人對你說:「你不信任我嗎?」你的回答應該是:「為什麼我要信任你?我們才剛認識。如果你這樣就相信我,你才瘋了!」
  • 「我總是留點錢給別人賺,從不自己獨吞。」
  • 「留點錢給別人賺,這和我積極為客戶爭取權益的職責,不是相互矛盾嗎?」「你是以多長的時間範圍來看?如果你今天搶走所有的利益,別人不再和你往來,你這樣做,是真的為客戶在所有相關的時間範圍內,爭取最大的利益嗎?」

承諾

  • 握手是一種有約束力的承諾。交易的一方伸出手,手臂打直,並說:「這價格如何?來握個手吧。」交易的另一方若把手縮到背後,就表示他不接受對方的開價,於是雙方繼續協商。當他們達成協議時,會在證人的面前握手,確定承諾
  • 在談判中,有信任很好,但信任不是必要條件。信任,但要查證。
  • 小心別讓自己陷入棘手的狀況,給了對方很多,對方卻沒給你多少重要的東西。你要確定每個步驟中都從對方獲得充分的回報。
  • 他都會先問對方他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他說:「如果對方說謊,我就不再和他們往來。如果對方據實以告,我會再進行下一步。」
  • 還有別的方法可以測試對方。請對方向第三方證明,他們開出的其他條件是真實的。

關於信任

  • 如果對方知道的資訊比你多出許多,你就是居於弱勢。你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取得更多的資訊或信任以前,不要承諾
  • 蒐集大量關於對方的資訊(「審慎調查」),向對方取得細節,看所有資訊是否都相符。檢查和測試一切,善用你信賴的第三方來協助
  • 對方是否迴避話題?越是逃避,越是有所隱瞞
  • 如果對方說謊時可比坦白獲得更高的利潤,就改變誘因。想辦法讓他坦白時,會有更高的利潤,幫他加一些好康。
  • 把保證真實性列為協議的一部分,告訴對方:「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把這點列入合約可以讓我安心,對你來說也沒什麼成本。」如果他們因此退縮,你就要小心了。
  • 加上一條違約的後果
  • 問對方還有什麼我該知道的事,看是否有事情沒講明

失去誠信,如何重建?

  • 假設你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你在職業生涯中,某次帳單多收了客戶一千美元,被客戶發現了,你這輩子,大家都會覺得你超收帳款,大家也會覺得這家律師事務所會超收帳款,即使這種事只發生過一次。
  • 即使只是給人欺騙的「印象」,也可能破壞談判及連帶的關係。
  • 如果你是以「第二次機會」為訴求,或許能讓對方產生共鳴。那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的
  • 你必須很客氣,道歉,承諾你會更好。

如何讓人戒菸

  •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接受不同觀點,你必須從他們已知觀點著手,而非你的「事實」
  • 這對多數人來說,有些出乎意料。如果你不先對老爸說:「爸,你為何喜歡抽菸呢?」
  • 這段勸他戒菸的對話便無從開啟,甚至根本也懶得理你,直到你投其所好,說點他想聽的

談話優先、提案在後

  • 以下是以同樣的文字做出的兩段表述。第一種表述:「我要去紐約市,你要去哪裡?」第二種表述:「你要去哪兒?我要去紐約市。」一般經驗顯示,人們比較常聽到第二種表述。當你先問對方的看法時,表示你重視對方,於是對方就比較有興趣聆聽你講的話。
  • 不要打斷人說話,這樣會讓人腦中運作斷線。
  • 「你先讓步,我們再來談」的觀念可說是本末倒置。正確的順序應該是談話優先,提案在後。
  • 經常歸納你聽到的資訊,用你自己的話複述一次給對方聽,這樣做顯示你重視對方,也能確定你們的認知相同。
  • 一般人常無法表達自己的感覺,所以你得想辦法找出對方意見背後的真正意涵。

常見談判行為

  • 冒犯他人:自誇、暗示不公平 X
  • 每個議題的選擇列出來 O
  • 責怪對方 X
  • 分享資訊 O
  • 分享長期意見 O
  • 分享共同點意見 O

冷靜

  • 當對方說你是白痴時,正確的回應是:為什麼你覺得我是白痴?
  • 問對方最喜歡你競爭對手的哪一點,最不喜歡你的哪一點。如果對方威脅你,問他為什麼會那麼生氣。
  • 你應該針對他們說話的背後意義來回應,而不是針對他們表達情緒的不良方式。

留意語言背後的訊號

  • 你應該注意各種言語和非言語的訊息,那些訊息提供許多訊息,可用來說服對方。 如果對方說:「這次我沒辦法為你這麼做。」你應該問:「那何時可以?」或「還有誰可以?」
  • 如果對方說:「這是我們的制式合約。」你應該問:「你們曾經破例嗎?」如果對方說:「我們是不二價。」你應該問:「那什麼是可以談的?」注意每個字句、音調變化和行動

下決定前,先諮詢

  • 你沒諮詢受影響的每個人,就自己做了決定,這會發生什麼事? 最可能發生的第一件事是,對方可能因為你不重視他們而反對你。
  • 如果時間很緊迫,你可以發一封短信說:「我需要在明天幾點前做這個決定,如果在那之前我沒聽到你們的建議,我就認定照著計畫進行沒問題。」
  • 在談判中,不爭論往事是一種解脫,你是在鼓勵對方只談他們可掌控的事,這有助區分相關與無關的事,讓談判的雙方更有權力。你可以說:「為什麼要把以前的事情怪到我頭上,我並沒有參與,我也不代表當初參與那件事的人。

四象限模式

第一象限:問題與目標

  • 目標:短期、長期
  • 問題:為了達成目標,會遇到的問題;會阻止你達成目標的東西
  • 當事者:決策人士、對方、第三方
  • 萬一無法達成協議:談判協定的最佳替代方案(BATNA)、談判協定的最糟替代方案(WATNA)議價範圍。
  • 準備:時間、資訊(誰擁有較多資訊)

第二象限:分析情境

  • 需求、無形資產
  • 知覺印象:各方腦中想法為何,角色互換練習。考慮文化、衝突、信任
  • 溝通:風格、頻率
  • 標準:對方的標準、社會通則

第三象限:選項、降低風險

  • 腦力激盪:發展出達成目標所需的選項,還有該交換什麼
  • 循序漸進,降低風險
  • 第三方:找出共同敵人(例如:我老闆是黑臉)或是有影響力的人
  • 透過框架塑造場景
  • (假如協定破局了)想一個談判協定的最佳替代方案(BATNA)

第四象限:行動

  • 最佳選項獲優先要務:破壞交易的因素
  • 談判代表是誰,如何談
  • 流程
  • 承諾與誘因:尤其是對對方來說
  • 下一步:未來該做什麼

使用四象限模式的好處

  • 你會發現一開始認定的問題,通常不是真正的問題。背後可能有一些根本問題。找到他們。
  • 你會發現比原來更多的解題選項。
  • 你會更清楚所有當事人腦中的想法。

References

Related Posts

82年生的金智英

Grit

TSMC - Morris Chang

Introduction to IC industry

Statement Dog - Growth Stock

Fundamental Analysis - Disney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2)

Predictable Irrelational (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Economics in Brief